1082年,苏轼一家人在黄州安定下来后,作为侍女的王朝云在一起生活了八年后正式成为苏轼的侍妾。
她与闰之一起操持家务,还在劳动之余整理苏轼的文稿,一起探讨诗词书画,有更多的共同话题。苏轼带她识文断字,她则从苏轼的一首首诗词中款款走进了苏轼的精神世界。
网图侵删
第二年,朝云生了一个儿子,全家不胜欢喜。近50岁的苏轼老来得子,更是狂喜不已。除了苏迈结婚,这恐怕是几年来家里最大的喜事了。
闰之怀里抱着孩子,初为人母的朝云躺在床上,身体还很虚弱,脸上带着疲惫,眼里却满满的都是幸福。她心里充满感激,感谢上天对她的垂青,让她在杭州的画舫遇到苏轼;让她来到这个家庭,体会从小缺乏的家的温暖;让她可以与自己相知的人相爱相守;让她可以做一位幸福的母亲。
苏轼看着那个刚出生的稚嫩的小生命,心头像一扇久不打开的窗重新照进了阳光。那一声啼哭在他听来如天籁之音;那一团柔柔软软的身体像一团火,燃起了他心底被生活重压快要浇灭的热情。他的眼里涌出泪水,那是对生命的感动与敬畏。
苏轼望着如天使般熟睡的孩子说:“就叫他苏遁吧,但愿他能远离世间的尔虞我诈,平平安安过一生,不要像我颠沛流离不得安顿之所。”
此时的苏轼已从前半生的经历中悟出了“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道理,他认为儿孙愚钝未尝不是件好事,可以避免引来灾祸,平安健康最重要。
1084年,苏轼被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汝州在河南平顶山附近,路途遥远。苏轼一家人为了节省费用乘船前往。正值夏天,天气炎热,不时还会遇到风大浪急,更是让人头晕目眩心中惶恐不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