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总是会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有情绪,始终与情绪较劲,被情绪裹挟。
有的人因为工作中遇到恶心的上级和同事而痛苦暴躁;有的人因为感情中不被重视而自我怀疑和内耗;有的人因为一顿饭不好吃而心情郁闷……
为什么很多人总是会反复陷入情绪的泥沼中呢?
本质上还是因为认知水平不够,所以难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1什么是认知
认知就是人们认识世界、看待世界、理解世界的过程。它包括了如何感知、思考、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事实上,认知水平是一个人看待世界的底层逻辑。
而一个人之所以反复陷入各种不好的情绪当中,就是因为其在遇到事情时,用直给的情绪思维代替了思考过程,把所有事情都往坏的方向想,造成了认知偏差。
哲学家埃皮克提图曾说:“人的烦恼并非来源于实际问题,而是来源于看待问题的方式”。
所以说,那些让人感到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如何,而是个人解读事件的认知出现了偏差。
2认知水平越低,思维越单一
美国神经学家约瑟夫・莱杜通过研究发现:“人的焦虑、恐惧、急躁等情绪,在大脑中与认知系统相连接,换句话说,一个人遇事时的反应,就取决于他的认知。”
一般来说,认知水平低的人,往往缺乏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这类人总是会十分固执,进而表现的非常情绪化。神经科学家大卫·伊格曼在《大脑的故事》中曾说:"每个新认知都是大脑的一次微型移民-离开熟悉的认知大陆,航向未知的思维群岛。"而很多人拒绝接受新事物,于是个人思维就越来越趋向于单一化,进而导致深陷情绪旋涡。
3如何提高认知,治愈情绪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中提出的核心观点:“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
提高认知,本质上是重构我们感知世界、看待世界、理解世界的思维框架,从而为情绪的发泄找到出口,实现真正的自我治愈。
认知水平低的核心原因之一是思维的“单一性”--只能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因此只能想到一种解决方案,从而在情绪中陷入“无路可走”的困境。
所以想要解决这种困境,就要不断接收新的知识,接触多元化的视角,为思维注入更多可能性。遇到问题时,不要总是困在自己的单一视角里,试着用多方的角度看。
心理学家欧文・亚隆在《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中说:“人生的困境无法被消除,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对困境的态度,来改变困境对我们的影响。”认知的提升,本质上就是改变我们对 “情绪困境”的态度 —— 从 “对抗情绪”到“理解情绪“,用思考代替本能的情绪反抗。
提高认知治愈情绪的过程,是一个长期“自我成长”的过程。
认知的提高并不意味着没有负面情绪,而是在情绪来临时,能通过清晰的认知,看清情绪的本质,不盲目的对抗情绪,而是带着情绪继续前行成为情绪的真正掌控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