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三国人物系列之论蒋干:没有金刚钻,偏揽瓷器活。
一个单位或者团队,什么样的人破坏力最大、危险性最高而又最不易发觉?窃以为,那就是那些只会夸夸其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这样的人,说聪明没有大智慧,说灵泛没有真本领,但名利心又强,总想着干一番大事证明自己的能耐,当一无关紧要的小吏或能勉强为之,如要指望他们干大事、担重任甚至在单位遭遇困境时靠其冲锋陷阵,只能使原本困难的情况雪上加霜,导致后果更加严重。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三国人物蒋干蒋子翼就是一位这样的人物。
简单介绍一下蒋干,他是汉朝末年九江人,人长得挺俊美,口才也好,在江淮之地颇有名气,因此曹操听说后就把他征辟进自己的帐下。
吃着曹老板的饭就得尽心替曹老板干活,因此在看到曹老板因为周瑜的事情忧虑不安时,他主动提出来解决这一难题。从这点上看蒋干其人本质还是不错的,不像现在一些虚有其名的砖家叫兽,吃着东家的饭还要砸东家的锅,简直无知无耻到了极点。
想睡觉有人送枕头,这等好事自然让曹老板十分高兴,立马表示将尽力配合蒋干完成劝降周瑜任务。可蒋干为了在老板面前留下能力强会办事的好印象,居然夸下海口,说只要凭三寸之舌就行。
蒋干潇洒地乘一叶扁舟来到周瑜的地盘。可惜,他的来意被周瑜一见面就道破:“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做说客乎?”蒋干一看,糟了,看来任务完不成了,凭昔日的同窗之情是打动不了周瑜,但牛皮已经吹出去了,就这样灰溜溜地回到曹老板那里估计以后就难混了。不行,好歹也要刺探点军情什么的,不能白来一趟。
评三国人物系列之论蒋干:没有金刚钻,偏揽瓷器活。
可是他的一举一动早就在周瑜的算计之内,特别抓住他急于立功的心理,故意让他盗书,故意含糊其辞和手下说话,演了一出离间好戏。可笑蒋干,枉为江淮名人,对这样破绽百出的诡计毫不明了,反而自以为自己窃得天机、立了大功,巴巴地跑回去将仿冒的书信故作神秘地呈给曹操,并详细说了自己的所见所闻,让多疑的曹老板顿时大怒,一气之下杀了熟悉水军训练的两员大将蔡瑁、张允。
这一杀,就注定了曹操赤壁之战将以失败告终。毕竟,曹操所带的北方将士不习水战,而杀掉的蔡瑁、张允两人训练水军的才能让周瑜都很忌惮。这两人一死,曹操军中再无精通水战之人,这也为后来庞统的连环计实施提供了便利,后面的结局熟读三国的都知道,那就是一把大火烧透赤壁,曹操百万大军灰飞烟灭,失去了结束乱世一统天下的大好时机,本来有望早日过上和平统一的大汉子民陷入了日后三国纷争的局面,更因为常年内战,导致人口急剧减少,而塞外的异族趁机崛起,对富饶的中原垂涎三尺,五胡乱华让大汉民族几乎消亡。这一切,虽不能归结于蒋干身上,但假如他能知晓日后的历史,不知道九泉之下是否汗颜。
往事越千年。赤壁的硝烟早已消散,但其中的很多经验教训确实值得总结,特别是用人之道。毛主席早就说过: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当前,中华民族昂首阔步迈进新时代,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复兴繁荣的愿景指日可待,需要一大批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人才披坚执锐、开拓进取。这个时候,我们提倡工作要有主动性,但绝不能只是夸夸其谈、虚有其表。没有金刚钻,偏揽瓷器活,只能让一件件精美的瓷器破碎。新时代指望蒋干这样的人才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那只会错失难得发展机遇。唯有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有真本领、有真功夫的实干家按照擘画好的宏伟蓝图一步一个脚印干、一锤接着一锤敲, 步步为营、稳打稳扎,那么伟大的事业必定能够早日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