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自从我开始学懂怎样写笔记、每一次出席活动要进行公众演讲的时候,我都会尝试这个思考模式,就是每一个题目、问题或者主题,都会思考叁个层面或者三个重点,比如是要编写过一篇文章,我也会列出几个重点,最少都要有三个一样。

这个思考模式,在於任何事情都很有作用,而且能够提高你的质素和价值。曾经有位朋友问我关於活动筹办的问题,就是认为在於活动筹办当中有什麽需要注意或者考虑,而我先告诉他自己的经验,然後透过经验数出叁个重点。
然後他把我叁个重点都写在笔记本当中,并且相当感激我的协助,其实我实在没有帮助他太多,因为对我来说只是经验之谈,只是倾谈分享而已,但是这些普通的交谈能够提供价值。所以每一次我说话也好,编写文章也好,也会用这一个模式:第一、第二、第三。
除了这个技巧之外,你也要在於解决问题些做好这个地方,你不能单单在於特定时间都这样做,要运用於生活当中。我相信一点,每个问题都至少有三个解决方法,而世界上并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解决不了问题的人。
比如我要去一个不认识的地方,我会列出叁个方法,第一个方法是寻找帮助,可能是认识那个地方或者去过那个地方的人;第二个方法是运用网上的平台比如是地图或者导航之类;,而之後会想另外一个方法可能是找一天时间亲身尝试,然後拍照,那样就会更加深刻,以防迷路。当然想完叁个方法之後,你当然要衡量哪一个方法比较好,然後才去行动。
这个思考模式和技巧是希望大家去思考,并不是强迫他们去乱说话,如果真的想不到,也不要强迫自己去想叁个重点出来,因为这样不会给予任何人价值,只会让人觉得你更加空洞。
曾经中学时期,有个同学被老师用叁个重点骂自己,他这样转述,第一是你说话不够大声;第二是我听不到;第叁是你说话太小声。其实叁个点根本就是同一点,就是你说话不够大声清晰,导致老师听不到,但是老师偏偏要用叁个重点并不会显得他比较专业或者提供价值,反而觉得他是没有话说,强迫自己去说东西;一个人如果想不到什麽东西,但是又要说话的时候,会用很多没有意义的对话或者文字来掩饰:「解释等如掩饰,掩饰就是没出息。」
如果你希望可以有一个少少的提示关於怎样提供价值的形式来列出叁个重点,可以尝试两个方面去思考,第一个方向是不同层面,比如那个问题或者事情在於这个角度或者一个人看会怎样,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又是如何?然後你就可以慢慢指出叁个重点,或者多个想法。另外一个方向就是层面的深浅,虽然层面当中可能有相连关係,但是关係未必一定是因果,可以是由浅到深,由总到分,这些都是以往语文科写作方法的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