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这本《收益递增》读书笔记第十四篇。
我们人类会不会在不断的异化中,成为工具。不同的环境让我们演化出了不同的人种。那我们有没有可能在不断深入的社会分工中也改变样子呢?直到有一天,完全的异化成为,只适应一种工作的机器。从进化树上人这一个分支,再分化出不同的种。直到有一天不同的人类之间也有了生殖隔离。不是没有可能。其实我们和所有的生物应该都是有着一样的祖先。只是时间久了,早就出了五服。对于这些以前的亲戚,我们早就没了感情。他们也沦为了我们的宠物与食物。
一切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样子的呢?多样性?适应性?效率?现在我们已经不像其它动物一样完全的被动接受了。我们现在可以给环境以更多的反馈。我们本身已经可以影响发展了。变成了一个发展的内在因素。不是完全的被动的跟着改变。而变成了,我们的反馈本身就可以影响发展。当我们从环境中抽象出来,有点好像慢慢的越来越独立。有朝一日是不是我们可以完全平行于这个世界呢?
但愿我们可以越来越独立,因为如果我们始终都是属于这个世界。那么我们必然是按照这个世界的规则发展演化。那我们将是身不由己的。如果异化是一种必然,那么我们终将演化为工具也不是没有可能。“单向度的生活方式”,“牢笼”对于我们都将是必然。不过可喜的是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个已经抽象进意识的问题。我想他就算彻底改变不了,也不会像想象的那么发展了。我们的反馈肯定会影响发展的方向。
我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思考的就是生存与繁衍的问题。只有当基本的问题解决之后,我们才有可能对一些其它问题进行思考。这让我想到了那句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既然存在的,就必定是有原因的。在你的视角是不幸,和不争。在当事者的视角,那就是一种必然。人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全力以赴。如果他做不到,那就是能力不允许。人的行为不会超出他的认知和能力。
一个人的改变从来都是来自外界环境给的刺激。你可以回想你的成长经历,是不是每次改变都是来自外界给你的信息输入。就像一个物体不受外力不会改变运动方式是一样的。
反正我认为,如果我没有大量的读书,我是不会成为现在的样子的。我的改变不是因为我想改变,而是因为外界因素把我塑造成了这个样子。
各种因素影响是不是也是呈现正态分布的呢?就像是我以前认为的那样,既要保持稳定性,也要照顾到多样性。不能为了多样而伤害到稳定。大部分人的普通,再配以少数人的聪明和愚蠢。少数人是为了创造多样性,而多数人是为了保持稳定性。
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尝试,而尝试就存在成功与不成功的可能。如果上来就大面积的进行各种尝试,如果失败了呢?有些事情是无法重来一次的。用少量的尝试,经过时间的选择,留下最好的选择。所以幸运的,和敢于尝试去争取的人必须是少数。成功了你就是先驱,失败了你就是炮灰。对于整体来说这是最好的选择,既保持了稳定性,有兼顾了多样性。
趋势的发展都是一点点形成的。人在自利欲望的驱使下,自然会选择那些有利于自己的行为。但这种行为必须是经过一定验证的,或者是有人给你指明方向的。先驱要先建立一个框架,后知后觉者才能跟进。不幸与不争的人,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根本就没看到。当他们看到了,感受到了,自然就会去做了。
这有点像蜗牛的爬行,总要有走在前面的去探路。大家本就是一体,前面证明可行了,那么后面的自然也就跟上了。
作者提到了理性选择,我记得我之前写过。理性选择就是建立在对这个世界规则的了解之上的。你的选择其实就是你对因果关系的一种认知。理性不是感性,不是按照情绪决策,而是根据已知的因果关系进行选择。你的理性就是你的一套自认为自洽的逻辑。
转型不就是一种群体共识吗?大多数人经过理性思考做出的选择。这种选择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愿。
今天就到这里,明天开始思考收益递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