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之乐日记:王沪宁不是笔杆子,笔杆子不是打字机

之乐日记:王沪宁不是笔杆子,笔杆子不是打字机

作者: 之乐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17-10-28 00:15 被阅读113次

之乐日记:王沪宁不是笔杆子,笔杆子不是打字机

作者: 王之乐  自明星塑造者

文章: 来源于网络(李吉明)

写材料的确是个苦差事,能把材料写好的确不容易。而能把写材料作为事业并且写到“笔杆子”地步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笔杆子代表着深刻的见解,象征着深邃的思考。愿所有写材料的人都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笔杆子!

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王沪宁被选举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说起他的经历,让不少自以为是“笔杆子”的人甚感振奋。有人说:“作为笔杆子,他的才华很早就展露出来。”也有人说:“做一名笔杆子当学新常委王沪宁。”

把王沪宁和笔杆子相提并论,是因为他“很会写文章,很会思考问题”,“经常的情形是,下午讨论一个题目,他开个夜车,第二天五千字的文章就出来了。”而且他也“一直在机关工作,主要负责起草工作报告;起草、修改重要文件;起草领导同志重要讲话;参与大型会议文件起草;对重大决策提出政策性建议……”

主要负责材料撰写工作,且思路快、质量高、多产,这固然是一名优秀笔杆子的标配。但从王沪宁的学术成就、任职履历来看,他更是一名学者、理论家,甚至是思想家、政治家。什么叫政治家?王沪宁曾这样说:“应该是具有至死不渝的信念、学贯中西的知识、高山仰止的人格、高瞻远瞩的目光、百折不挠的毅力、海纳百川的胸襟、纵揽全局的能力,等等。”

22年的读书思考、日夜坚守、笔耕不辍,22年的智囊经验、决策研究、创新突破。王沪宁在学术界、政界所引起的震动,显然不是一个笔杆子所能做到的。1994年,王沪宁在他的日记里曾写过这样一段话:“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有的是弱者,有的是强者;有的要别人来设定目标,有的给别人设定目标;有的需要感情支持生活,有的需要意志支持生活。我大概在每一对概念中都会选择做后一种人。”没有一颗独立而坚强的心,又何以能过成为超越笔杆子的理论家?

王沪宁不是笔杆子,笔杆子也不是打字机,更不是文字堆叠的搬运工。在搜百科里,笔杆子指的是擅长写作的人。真正的笔杆子,不是写手,更不是作家,他们不会得意于文字的雕琢、文采的斐然,而是在乎思想的高度、视野的宽度、信息的广度,究竟给决策者带来了多少的思考与启发,究竟对社会带来了多大的贡献和效益。

“身在兵位,胸为帅谋。”是对笔杆子的基本要求。俗话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文稿起草是一项政策性、思想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设若不能充分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准确把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主动对全局工作、重点工作进行深入研究,自觉围绕大局出谋划策、贡献智慧,是很难成为一名笔杆子的。

做谋划、讲战略不只是领导者的事情,也是笔杆子的事情。这就要求笔杆子掌握信息的面要广、量要大,思考问题的悟性要高、层次要深,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索出带规律性和创新性的观点,用少而精的文字归纳为领导提供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用准而新的理念表述为领导作出科学决策提供优质可信、妥帖可行的高效服务。

由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主管的《秘书工作》杂志,曾于2008年6月刊登丁薛祥的文章《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 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他在文中写道:“‘国之兴废,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政。’党委办公厅(室)作为党委的‘智库’和领导的‘智囊’,搞好参谋服务是第一位的任务。”他还说:“无论是办文、办会,还是办事,都要首先考虑党委有什么精神、领导有什么意图、怎样办才更符合党委工作要求和领导意图。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即使花再大力气,做了再多的工作,也是徒劳无益。”我认为这是对“身在兵位 胸为帅谋”的最好诠释,也是对笔杆子的精准注解。

没有“笔上几分钟,笔下十年功”的坚守精神,是做不得笔杆子的;没有“文当其时,一字千金”的工匠精神;也是做不得笔杆子的;没有“身在兵位,胸为帅谋”的格局和智慧,更是做不的笔杆子的。只有放下斤斤计较的小九九,既有行动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又有思想上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既能在繁中升华聚简,又能在简中凝练精华;既善于从大处着眼,又善于从小处着手,能充分把大小结合起来、把兵帅作用发挥出来,才能以“笔杆子”相谓。

近段时间,常看到一些文章吐槽“笔杆子”如何如何之辛苦,劳心费神不说还很难得到提拔。也常看到那些在机关被称为“笔杆子”的写手,大讲特讲文稿的写作技巧。比如,围绕领导需求“找”信息、深耕文山会海“淘”信息、巧借各类媒体“搜”信息、善用专家智库“供”信息;聆听领导意图明题旨、查阅相关信息搜资料、构思提纲布局列标题、工整对仗排比起草稿、遵照领导意见做订正、再次呈送领导再修改。更有甚至,还说什么写大材料要比“狠”,狠玩、狠吃、狠睡、狠干,似乎这样就可以达到“笔杆子”的新境界了。

只是一味吐槽烟头泡面、熬夜加班,而不懂得伏身案牍、挥洒智慧、流放思想才是精彩人生的文武之道;只是一味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而不懂得日以继日的海量阅读才是精神的探索和思考的动力;只是注重着力于篇章结构的排列、一二三四、首先其次、最后强调,而不懂得文字的雕琢、华丽辞藻、工整对仗、无数排比都过是文山会海中的一粒浮尘。其实,这都不叫笔杆子,工作分工不同,“写材料的”而已。

写材料的确是个苦差事,能把材料写好的确不容易。而能把写材料作为事业并且写到“笔杆子”地步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坚韧耐劳的高尚品格、公而忘私的党性品质、博古通今的积累积淀、不畏浮云的眼力眼界、胸怀天下的大局意识、挥洒自如的战略素养、成竹在胸的方法智慧、长袖善舞的思想绽放、超越前沿的认知预见、近乎成家的理论水平。笔杆子一样也不能少。笔杆子,才真正的不容易。

笔杆子,是个很受人尊敬的称谓。代表着深刻的见解,象征着深邃的思考。愿所有写材料的人都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笔杆子!谨以此文与大家共勉,不谢。

王之乐:    天嘻投资 董事长

共享咖啡(嘻啡科技) 创始人、  上海电商之家创始人、

社群运营实践者、自明星塑造者、全媒体矩阵导师、

研究方向:新媒体、网络传播、文化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市场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

相关文章

  • 之乐日记:王沪宁不是笔杆子,笔杆子不是打字机

    之乐日记:王沪宁不是笔杆子,笔杆子不是打字机 作者: 王之乐 自明星塑造者 文章: 来源于网络(李吉明) 写材料...

  • 如果你能听到真话,那真的要恭喜你

    楚茨 2018-08-21 在单位我是公认的笔杆子一枚。 笔杆子一开始也不是笔杆子。并不是文章写得不好,而是写得...

  •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如果中国有一位“政治化妆师”,那么他就是人称"冷面王"的王沪宁。从笔杆子成为"红墙"第一智囊,他经历了...

  • 好讲话稿要把握好三个原则,笔杆子都是这么炼出来的

    不想当领导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写出好的讲话稿的笔杆子不算好笔杆子。那么,讲话稿如何不被口号、空话和套话所充斥,写...

  • 二杆子!

    枪杆子、笔杆子,打天下的二杆子! 嘴皮子、笔杆子,干工作的两下子! 笔杆子挺起了腰杆子!

  • 笔杆子提拔慢的根源

    笔杆子的提拔不是很快,有些笔杆子甚至被领导搁置起来,先提拔别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个原因,写得好不一定干得好...

  • 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当好“四子”,大有可为

    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初入职场,当好“四子”,大有可为: (一)练好笔杆子 笔杆子是什么?笔杆子是行走职场,闯荡人生...

  • 读白鹿原有感

    我更喜欢用笔杆子码字

  • 笔杆子

    将所思所想,尤其是毫不修饰的真实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这不能叫笔杆子,因为这件事人人都可以办到。 所谓的笔杆子,应...

  • 笔杆子

    一、日拱一卒,每日思考 笔杆子这个词,有段历史时期经常被用到,大有来头。 笔杆子厉害的人,可以平步青云,可以“朝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之乐日记:王沪宁不是笔杆子,笔杆子不是打字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elj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