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天早晨我醒来,都是被我家隔壁的某私立高中运动会上放的那些朝气蓬勃,青春洋溢,耳熟能详的Billboard榜单吵醒的。
青春的气息在隔壁这所中学体现的淋漓尽致。因为他们的娱乐活动真的是无比丰富。
日常操作和我以前所在的高中一样,有个广播站。每天中午12点之后广播站就会播放时下最流行的歌曲。
想起高中那会儿每到下午17:00之后我也会在校广播站和我一个gay里gay气的男同学一起用英文播报新闻。
那个还流行DJ的年代我们学生会的一帮人几乎是学校里的“扛把子”,路都是横着走的。
这所学校不知道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扛把子”。我猜是有的,因为他们每个节日的活动都办得跟个大型party一样。
从我的窗户往那边看,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们前年的跨年晚会。
他们学生会外联部应该是搞来了一堆赞助,那个五彩绚丽的灯光把夜都照亮了。
在教学楼的正中间他们做了个四面环绕的舞台,音乐,霓虹灯的变幻,还有烟火和学生。不知道的一定以为是音乐节。
那些高中的男生女生们就在舞池中央尽情地跳舞,Blackpink的舞,非常hip-hop和抖音上很火的舞和歌曲都表演的特别好。
学校外围散步的大叔大婶也都把学校围了个圈,因为他们还可以欣赏到年轻的高中老师在里面激情澎湃的演唱。
在这所学校的侧门对面是我们省高考排名第一的高中某师附,里面也是一样的热闹,课外活动和社团多得不得了。
然而不论他们的学校活动有多丰富也不影响每年他们都在向外输出无数的人才。
某师附的学生每年在高考前就会迎来港大的自主招生,基本在那个学校的学生不是北大,清华,浙大,同济就是一大堆出国留学的学生。
与此对比非常强烈的就是我工作室对面的某中,虽然也是重点高中,但是他们实习军事化管理。
学生被要求穿的不是校服而是屎绿色的改良军装,每个人背上都是沉重的书包。
你在这三所学校间可以轻易地分辨出他们,首先是因为服装。我隔壁的这两所高中是不用穿校服的。他们确是像群小树叶一样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
某中的娱乐活动少之又少,就连实验室那栋楼,你也几乎很少看到他们在那里上课。
自然,虽然它也是重点高中,但是升学率各方面都比不上我隔壁这两所高中。
所以我一直觉得学生一定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而不是填鸭式教育。
此刻隔壁的学校又在放吴亦凡的《大碗宽面》了。这是他们运动会的第二天,然而某中的运动会在一天内就形式主义的结束了。
我当初没好好考,所以其实我就是某中的学生,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下午的广播站。
那个时候我就很后悔没好好考上某师附,现在我更觉得我要鼓励我的学生们都要开拓思维去考某师附或我旁边的私立高中。
发挥孩子们的天性去做教育才是不违背教育的初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