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封信——给海莲·汉芙

作者: 熹喜 | 来源:发表于2017-02-25 21:19 被阅读120次

亲爱的海莲小姐:

您好!

对此称谓,我感到很冒昧,怎么能第一封信就称呼您“亲爱的”呢?怎么能直呼您“小姐”呢?按礼节应该称呼您“夫人”或“汉芙小姐”,但是我在读《查令十字街84号》时,觉得您太可爱了,边看边乐,仿佛认识了您很久似的,所以给您写信也好像是对着一个熟识的朋友一般。

这是一本很薄的书,内容简单,事情源于您在报纸上看到英国查令街一家古旧书店的广告,爱书成癖的您给他们去信咨询,由此开始了长达近二十年的信函往来。全书是一封封短小的私人信件,我边读边想象当时的一切,想象您的模样,以及查令街上那家古旧书店和店里的每一位店员。

据说,这家书店因种种原因早已不复存在,只在原址店门外镶着的铜牌上标明这里曾经发生的关于您和他们的故事。因为您的这本书,那家店已是全世界爱书者去英国的朝圣之地。如果有机会,我去英国游玩,查令十字街84号一定也是我的必选之地,我会代您“献上一吻”,只因您自觉”亏欠她良多“。

我国有位大师林语堂先生,他跟您几乎是同时代的人,他在1950年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那时您刚开始跟马克斯与科恩书店通信,我不知道您是否知晓他?最近我看了他的《读书的艺术》,有些有趣的话,摘抄给您:

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看见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眼前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是一本好书,他便立刻接触到世界上一个最健谈的人。

我知道您也是一位饱览群书之人,您给书店开出的书单如此丰富,从不讨价还价,您在收到一本木刻版画书籍时,高兴极了,“这么漂亮,又能终生厮守的书,只须花相当于看场电影的代价就能拥有,上医院做一副牙套却要五十倍于此”。我想象您写下这句话时快乐的样子,忍俊不禁,现在我与您已相隔半个世纪,可是爱书的心情同出一辙。

虽然您出版过几本书、编过一些剧,可是您生活的依然捉襟见肘,长达二十年的通信,您一直都没法去拜见与您相知的弗兰克先生,以及其他可爱有趣的店员们,他们多期待您的光顾啊!若您生活在当代,经济应该不是问题,从美国去英国也仅是七、八个小时的航程,您还可以在飞机上看几本书、写一些文章。

您一直付钱买书,从不拖欠,虽然自己连趟远门都出不了,却在每个节日买食物、丝袜等等送给异国书店的朋友们,不落下每一位店员。您还觉得自己占了便宜,您说“我寄给你们的东西,你们顶多一个礼拜就吃光抹净,根本休想指望还能留着过年;而你们送给我的礼物,却能和我朝夕相处、至死方休;我甚至还能将它遗爱人间而含笑而终。”由此可见好书对于您的意义大于一切,我想这也是全世界爱书者的共同心声。

我国有位古人也曾说过“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优雅和风味,这才是我们读书的目的与读书的艺术。

因此您即使从未出过远门,但是基于您的博览群书,您对这个世界依然很了解,您的谈吐那么优雅、直爽、有见地,一点都不像没出过门的老太太。这全都拜阅读所赐!

您在信中告诉德尔,您绝不买一本没读过的书,这是您看书买书的原则。虽然这个说辞貌似过激,或许与您白羊座的性格有关,但是细想颇有意思。一本好书需要时间的酝酿与沉淀,唐诺比喻“好书像真爱,可能一见钟情,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的杳远理解和同情却总需要悠悠岁月”。

阅读是一个人多么好的品质啊!我翻开书看到您的第一封信,便喜欢上您了。喜欢,只存在能有共频的人身上,即使未曾谋面,但是您的文字是鲜活生动的。您也无法想象一个从不阅读的人会喜欢您,不是吗?

说到这里,很冒昧的想问:您为何能忍受长久的孤独而独自生活呢?您是如此可亲可爱、古道热肠啊!不过,我同时又深深的理解,有些人是愿意独享孤独的。独处时,会有大量的时间用来思考,不会因无谓的语言而分散精力。毕竟人的一生那么短!

有人说您与弗兰克先生之间有爱情,我不太相信,我觉得有时候相知相惜更高於流于表面的爱情,况且弗兰克先生是一位克制严谨的英国绅士,他有太太和一双女儿。我喜欢用单纯的不染人间烟火的视角来解读您,您就是一位略有才情的剧作家、儿童历史书籍编著者,一位虽激进却善良的女性。

我会再次拜读《查令十字街84号》,仿佛听到您以您独特的语言告诉我关于阅读的一切。

最后,祝好!

                                                                                                   一位仰慕您的读者:Xiewei

                                                                                                              2017年2月25日

相关文章

  • 第二封信——给海莲·汉芙

    亲爱的海莲小姐: 您好! 对此称谓,我感到很冒昧,怎么能第一封信就称呼您“亲爱的”呢?怎么能直呼您“小姐”呢?按礼...

  • 《查令十字街84号》

    在美国曼哈顿的穷作家海莲·汉芙,在一封报纸上看到了一家英国伦敦旧书店的广告,于是写了一封信给书店,希望能买到想要的...

  • 今日话题“灵魂伴侣”

    今天读到美国女作家海莲·汉芙的一封书信《查令十字街84号》(节选) 书中,海莲曾写信对弗兰克讲道:“弗兰基(弗兰克...

  • 查令十字街84号

    《查令十字街84号》海莲·汉芙 一封封信,一次次的交谈。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虽然海芙与查令十字街84号的弗兰克或店...

  • 查令十字街84号

    海莲和弗兰克通了20年的信,从敬爱的汉芙小姐到亲爱的海莲称呼的改变,海莲是任性的用寻书表达着自己隐藏的感情,弗兰克...

  • 唯有珍重,才不负你我深情

    1949年的某一天,住在纽约的女作家海莲·汉芙,给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写了一封信。 信中说,自...

  • 旧书引来的情缘——读《查令十字街84号》有感

    纽约到伦敦,6000公里的距离,81封信,41本书的传递,20年,女作家与书商的一世书缘与情缘。 海莲·汉芙,是一...

  • 《查令十字街84号》——真诚、善良、责任

    “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海莲.汉芙 海莲.汉芙1916年4月出生...

  • 今夜 我不渴望爱情

    今夜 我不渴望爱情 ——给海莲.汉芙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识,如此便可不相思 ...

  • 读《查令十字街84号》有感

    《查令十字街84号》,作者:海莲·汉芙,译者:陈建铭;被誉为“爱书人圣经”的书信集,记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汉芙和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二封信——给海莲·汉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etq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