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早起,摸黑喝一碗热腾腾辣乎乎的胡辣汤,从头顶暖到脚心。冒着大雪提前半小时赶到,队列已排到大门口。
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加上今天的陕西历史博物馆。至此,《国家宝藏》中出现的九大博物馆,我已参观其六。
今天能来陕历博,可以说是非常幸运了。零八年至今,陕西历史博物馆已开放十年。明天周一闭馆,后天起,展厅全面整修,文物替换保养,到来年四五月份之前,三大展厅仅展出少量藏品。
一群小学生也来赶这趟末班车,不知是西安当地的哪一所学校。小家伙们在门口给队伍前面的同学拍拍雪,然后拿出纸笔,专心致志跟在讲解老师身边。这才是最好的历史教育实践!
地铁二号线小寨下车,东行不到一公里,陕西历史博物馆安安静静在鹅毛大雪中就坐。十四朝建都关中,六朝建都西安。周,秦,汉,唐,这里馆藏着整个中华民族最骄傲的历史。藏品精美绝伦,讲解专业生动。穿行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机会,一个被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辉煌和伟大所感动所震撼的机会。昨天在秦兵马俑,导游指着小篆体的匾额让我们半认半猜上面写得什么。今天在陕历博,何家村遗宝坛子上用简化字写的宝藏清单我已经可以正常识读。想象一下,前221年,秦王扫六合,我若站在两千两百多年前的秦人面前,可以半认半猜依稀识得他用小刀在简上刻画下的文字。618年,李渊建唐,我若站在一千四百年前的唐人面前,可以用简化字进行简单的沟通——可我会问他什么?他又会告诉我什么?
出陕历博,草草远观了大雁塔,也没等芙蓉园入夜的演出,奔赴古城墙。连日的大雪让城墙上的电车自行车全部停运,顶着寒风,两步一打滑,还是从东门一步步走到南门,绕了四分之三的城墙,用脚步丈量长安,目力所及之处尽是长安城的内城外郭前世今生。这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替一位旧友完成了心愿。我已替你看尽了长安,不知你是否有知,近来安好?
体验了三秦套餐,也体验了苦寻一家店铺却发现已经关门大吉的无奈。可能在食物方面最惊艳的几天已经过去了吧。其实平心而论,学校东门的“他舅家肉夹馍”已经可以还原八成西安本地肉夹馍的味道,剩下的两成,也许口味确有微别,但更多是差在店门一开,从街上涌进来的牛羊骨汤烧烤味道,还有一口地道陕西腔调,带有浓厚鼻音的“肉夹馍 凉皮 冰峰”。毕竟,声音是可以下饭的,气味也可以,一座城市的“范儿”,也是可以下饭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