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诗词赏读—夏夜追凉

古诗词赏读—夏夜追凉

作者: 天地过客的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25-07-25 16:28 被阅读0次

在古代,夏夜里的一阵微凉,大都来自风雨。可杨万里却说,“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竹林深处,密树之中有虫叫的地方,也生出了一阵微凉,凉非因风,而因心静。

来读杨万里的《夏夜追凉》诗: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追凉” 便是纳凉,古人用 “追” 字,足见对清凉的渴盼,仿佛那凉意是个淘气的孩童,躲躲藏藏,不主动去寻,难觅其踪。

盛夏时节,多少人都成了追凉者:有的追到高柳绿槐下,有的奔往小河池塘边,有的寻到乡野田埂上……

杨万里却像个随性之人,没费什么劲,不过推开房门,在月光里站了片刻。

在此之前,他也热得够呛,说“夜热依然午热同”,晚上居然和中午一样热,呆在屋里根本无法入睡。无奈,他打开门“小立”院中。

小立,即稍立,看来他对室外的凉并没有抱多大希望,准备随时再退回到屋中。

可这一站,竟有了意外之喜。月光如水般洒下,心头的燥热减了几分。尤其在那 “竹深树密”、虫鸣声声的地方,真切感到了丝丝清凉。

“竹深树密”,体现出环境之幽;“虫鸣”则见环境之静,在此幽静的夏夜里,心如何不静?身如何不凉?

这首小诗的高明之处在于末二句。“竹深树密虫鸣处”的描写,自然而然地引读者往“清风”上联想,而“时有微凉不是风”的否定,又令读者心头一震,随即反观明月、深竹、密树、鸣虫,继而恍然大悟,大呼妙哉!

相关文章

  • 一天一首古诗词——夏夜追凉

    一天一首古诗词 ——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

  • 走过七月,怀念七月

    欣赏宋代杨万里的一首古诗,《夏夜追凉》 夏夜追凉 宋 杨...

  • 夏夜追凉

    我一个在云南生活的同学截了一幅图给我,昆明持续低温,在一堆三十多度的城市里显得十分扎眼。她说雨下得她都快发霉了。 ...

  • 夏夜追凉

    夏夜追凉 [宋代]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 “追凉”,即觅凉...

  • 《夏夜追凉》

    宋代: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译文 夜晚依然跟中午一样炎热,打...

  • 夏夜追凉

    最近几天,天气炎热,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有种热的无处躲藏的感觉。 书中自有凉气在。在这炎热的夏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

  • 夏夜追凉图(隶书)

    读经典,书经典。 隶书宋朝诗人 杨万里的《夏夜追凉》 夜热依然午热同,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时有微...

  • 每日诵读《夏夜追凉》

    夏夜追凉 唐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夜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译文 夜晚依然跟中午一样炎...

  • 读《夏日追凉》有感!

    夏夜追凉 宋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 ...

  • 纳凉

    无风炎夏夜,小巷众追凉。 柴米油盐巧,天文地理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诗词赏读—夏夜追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knn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