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桓说,荒唐说。大家好,我是子桓。
最近收到很多子桓说的粉丝私信,有的粉丝通过发现优势这篇文章,开始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并开始运用,非常欣慰。虽然找到了优势,但是又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一个阻碍优势发挥,阻碍职场升职加薪的问题,看看你有没有一样的问题。
有一句话说:“好胳膊好腿,不如一张好嘴”。有些人发现在职场,一颗好心也好,干活勤勤恳恳也好,最后好像都不如一张会说的嘴。
比如在面试过程中,明明你的专业能力更强,但却录取了那个最会说的。明明你平时潜心工作,任劳任怨,但加薪和奖金却不如搞搞嘴上功夫的。明明你的工作做得好,成绩“水分”最少,但最后升职的却是那个最会做PPT的,最会和领导沟通的。
关于这个现象不能铁口直断,全盘否定,或者全盘肯定,要分两个层面来看。一是不能全面肯定,是不是一张好嘴胜过踏实工作,要根据工作属性,也的确有些工作“会说”更重要,也是正常。二是工作内容里本身不包含嘴上功夫,但的确“嘴”起了作用,帮助了升职,帮助了加薪,起了一定的作用,为什么会这样?
那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嘴”的力量,讲讲沟通。职场上知识和技能是立身之本,不要赢在了立身之本,但却输在了沟通。
这个世界上想要学一些知识和技能都非常贵,可能还要一定的场所,基础设施,工具等等,而且效果还不一定很好。学习沟通的成本可以说是最低的,也不用设备,也不用分场合。而且沟通不仅可以在职场上运用,社交也同样适用。
关于职场沟通技巧,我将分为以下七个方面来详细讲解。
一.利用好沟通的价值,别浪费资源
二.理解你沟通对象的想法
三.怎样沟通让人更容易接受,更受喜爱
四.沟通的艺术
五.万能的沟通方法
六.沟通中的禁区千万别碰
七.危机时候的沟通方法
一
利用好沟通的价值,别浪费资源
可能有人会觉得沟通很简单:“谁不知道啊,不就是说话嘛,不就是说好听的嘛,不就是说场面话嘛,不就是说假话嘛,不就是说漂亮话嘛,不就是讨好别人嘛,只要我愿意就可以沟通好”。我只能告诉你,如果你有以上的想法,你的沟通真的很难做好。
1、沟通是为了让别人信任你,喜欢你,不是让别人怕你。
我听过很多职场小白的“宣誓”:“不要以为我是新来的就好欺负,我要让这些人知道我的厉害,不是好欺负的,休想欺负我”。其实当你有这样的想法就已经错了,沟通也是一种工具,是为了在职场和生活更顺利。
当别人怕你的时候,不一定有好的效果,可能还会出现很多阻力。表面上怕你,但是背地里给你使坏,反而有不好的效果。另外要让别人怕你也不容易,可能“身上纹一条大龙”更有效(没有歧视的意思,就是比喻)。让别人信任你,喜欢你,你的职场会走的更顺利,这就是沟通的价值第一点。
2、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我们有时会听到这样的话:“我这个人比较直”,“我这个人不太会说话”等等。这个时候,你就要小心了,可能难听的话就要出来了,可能在“直”和“不太会说话”的掩护下,伤害你的话就要来了。其实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有时候我们也会被自己骗到:我只是不小心说错了话。其实我们应该承认,应该去面对,我们说什么话,就是什么样的人。比如你总是说些消极的话,把别人的心情搞的很糟,你就是一个传播负能量,糟糕的人。比如你总是积极,阳光的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你就是一个积极、阳光的人。
3、沟通的时候,好好的听懂道理是最有价值的事情。
前一段时间我写了一篇有关于“杠精”的文章,其中也表明了我的观点:要海纳百川,理解更多人的思想和思维方式。有时候要去做个杠精,因为可以听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我带很多团队都说过:要学会“左右互搏”,学会自己和自己抬杠。但也不要盲目的当一个杠精,不接受别人的任何观点,固步自封,那就是停止进步的表现。
沟通是一个工具,我们一定要利用好,我们要认真的听懂道理,认真的学习,对自己才是更大的收获。盲目的去表达,不理会别人的想法肯定是不行的。冷漠的不表达,也不接受,把耳朵关起来,是更浪费资源的一种表现。记住,沟通时好好听懂道理就是最大的收获。
二
理解你沟通对象的想法
最近我在给父母买养老的房子,不管是著名房企“某科”的物业公司,还是“某家”中介,“某壳”平台,这些销售在和我沟通的时候,从来没有考虑客户的想法,连商业常识“客户第一”都不知道。都不理解你沟通对象的想法,怎么能卖好房子呢?
1、换位思考,不要把对方当空气
比如我上面举例的房产销售,首先你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客户当前的想法。当时我看了一套“某科”房子,我觉得大概有个55分到60分的样子(满分100分)。说明我还没有完全想买这套房子,需要更多的理由来付款。但销售也好,业主也好,都沉浸在房子如何能够保住价格,尽量高价卖出去。如果是强势的“卖方市场”,不买就没了,供不应求,也许可以这么做,但现在形势并非如此。
如果他们换位思考,理解我的想法、需求,一个个慢慢解决,也许会提升到80分,甚至直接买下房子。但正因为没有换位思考,我带着银行卡去都准备交定金的,最后却走了,真是“煮熟的鸭子飞走了”。他们如果先了解下我买房干什么,买给谁,有什么要求,目前还有什么不满意,一个个慢慢解决,也就半天的时间,可能我就付款了。
2、自报家门,不要觉得别人理所应当的知道你是谁
“开门见山”往往是针对比较熟的人,或者双方的立场很肯定的情况下。当别人说:“你好,我是小张”的时候,你应该也要礼貌的回复:“你好,我是小王”之类的,让别人也知道你是谁。我有一些企业家朋友,有的是几百亿美金市值的老总,也是如此。也看见过一些视频,李嘉诚和马云也会如此,他们也没有觉得别人理所应当知道他们是谁,就算知道也应该礼貌的自报家门。
3、一定要把对方看在眼里,放在心里
沟通不仅是个说话的事情,更是一个综合表现。其实在沟通中你完全不顾别人的表现,别人的想法,不仅是没把对方放在眼里,更没放在心里。比如当你和别人吃饭的时候,你可以试着问一问:“喜不喜欢吃辣”,看看是皱眉头,还是很高兴,点餐的时候照顾着别人。比如吃饭的时候看到别人环视四周,可以问问是想点餐还是找洗手间,帮忙找服务员,或者直接指明去洗手间的路。
只要把对方看在眼里,放在心里,哪怕是很短的时间,也会给别人留下很好的印象。当然,你要是“撩妹”可能也会给别人感觉很贴心。你要是女生的话,可能更会给人感觉善解人意,与众不同,毕竟“公主”太多,哈哈。
4、要分清对方要“推心置腹”,还是要一个“生死之交”
在职场上也好,在生活中也好,我们有时会判断失误对方的想法,一片好心也会变得苍白无力。有时,会有些同事和你抱怨公司,抱怨待遇,抱怨领导,抱怨同事。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简单的以为别人是拉帮结派,要和你成为一派,甚至是成为生死之交。
其实很多时候,他们只是为了有推心置腹的感觉,情感上得到满足,而不是要一个生死之交。你可以推心置腹,但不要抱怨公司、待遇、领导、同事,因为可能会踩雷(后面会讲到这些)。你可以反省自己的问题,可以说感觉自己不够强大,说一些推心置腹的想法。如果你误以为别人要生死之交,第一可能会过于自作多情,第二可能日后会发现这个错误会让你追悔莫及。
三
怎样沟通让人更容易接受,更受喜爱
1、不要那么强的胜负心,很多时候输就是一种赢
我们在职场中和生活中肯定见过很多人就喜欢抬杠,生怕输了,好像语言输了就失去了尊严,就失去了一切。其实我们把口舌之争输掉,把无所谓的胜利让给别人会更好。
再举买房的例子,二手房买卖的时候需要双方的征信都没什么问题才可以交易,比如卖家如果欠了非常多的钱,你买了他的房,如果出现意外情况,财产被冻结或者查封之类的,买家肯定损失很大。又比如买家有问题,不仅会无法继续履行合同,可能还会耽误卖家卖房时机。
我就听到过一位客户说“我刚卖完房,征信肯定没有问题”,立马销售和业主这些就说“卖房子只要没有大问题就没事的,买房比较重要”。我当时就很奇怪,为什么他们要这个“胜利”?第一本身说的就不严谨,第二赢了嘴上,可能会输掉客户的“心”。
其实在对话中会有很多错误,很多时候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视而不见,不用每字每句都那么认真。要是在争论的过程中,更是如此,你可能赢了争吵,输掉了朋友。把无所谓的胜利让给别人,很多时候输就是一种赢。
2、称赞别人最想被称赞的地方
可能很多朋友经常看到朋友圈别人在“晒孩子”,心里就会想“只有你觉得你家的孩子好看,不要晒了”,但是不会说出来。如果是你需要去社交,去维护的朋友,其实你是可以评论的“你家孩子和你真像,一样有灵气”之类的,对方可能就会非常高兴。当别人总是看手表,摸耳环,整理项链,可能就是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表明这些物品很贵之类的,该夸就夸,不要吝啬。很多人感觉夸了别人,就跟亏了自己一样,就不说。其实赞扬别人也没有那么难,不要太吝啬。
三国时期,曹操有个著名谋士荀彧。曹操说:“八年前,袁绍拥兵三十万,我想我怎么也得有二十万才能战胜他。三年前,袁绍拥兵五十万,我想我怎么也得有十万兵马才能战胜他。如今袁绍拥兵七十万,天下州郡他一个人占了四个,可谓声势滔天了吧,可是我现在想战胜袁绍我只需精兵七万即可。”这个时候如果是你,你可能不会说话,会继续听。也可能心里想:你继续吹吧。也可能快睡着了。荀彧则不同,荀彧问道“为什么呢?”。以荀彧的智慧,早就看透了,甚至还会有更多理由来论证,但他给了曹操炫耀的机会。这就是荀彧沟通能力,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3、说话的顺序很重要
职场上有些人说话没有逻辑,说一堆东西,不注重顺序,让别人自己“整理”。如果你是领导,考察员工的业务水平也不是不行。但如果普通的沟通,这样没什么好处。
比如:“你帮我一个忙,明天我有事,有个客户来找我,你和他聊下,带他看个房,就干什么什么的.....”可能对方早就烦了,或者走神了。但如果你说:“明天我有个客户要来交定金,但我有事,所以想把提成的一半分给你。你就帮我做3个事情就行......”这样的话对方可能不仅不烦,甚至眼睛发光,而且非常清晰到底干什么,得到什么。所以说话的顺序很重要,不要一顿轰炸,要有策略。
4、直接赞美会显得虚假,借助第三方赞美就会显得更真实
职场上你可能见过一些现象,比如:“你怎么这么瘦啊”,别人明明超重了很多。“你的发型真好看啊”,别人明明是做头发失败了,像大妈一样,还是虚假的称赞。作为旁观者,我们肯定会觉得太假了,感觉会“起鸡皮疙瘩”。如果我们是当事人,也会觉得太假了,太油腻了,自己都不信。意图是好的,希望对方更喜欢自己,希望让对方开心,但方法还是不恰当。
如果你说:“我听某某说你瘦了好多,今天一看还真是瘦了些”,“我听某某说你的发型很潮,今天一看还真是蛮有个性的”。哪怕是有点违心,但可信度也会上升很多,因为用了第三方的话做背书,你只是有同感,别人会觉得你还是比较真诚的。
四
沟通的艺术
再来谈谈沟通的艺术,为什么总是有些人说的好像更有道理,更能说服人呢?都是来自于沟通的艺术,艺术中含着技术,技术里有一些细节,下面继续举例让你更有收获。
1、学会自嘲
我在职场上也犯过非常多错误,比如接手新团队,招新员工的时候。我总会觉得既然是一个团队,就应该一条心,就是一家人,我们应该坦诚相待,应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但事实总是让我流血又流泪。夸张的来说,职场上很多时候是“各怀鬼胎”。或者很多人不管到哪家公司,也没觉得应该一条心,也没觉得能信任周围的人,这里不评论对错,以后再谈。
那我犯了什么错呢?比如我会真诚的介绍:我是一个从住地下室,没有任何背景关系,到买车买房,现在想做一个多大多大的事情之类的。其实是一个客观描述,也是一个真实想法。这个时候有极少的人会想,我能从这个人身上学到一些东西。绝大多数人想的都是,这个人自大,自吹自擂。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大多数人心里很自卑,很难接受别人的好,很难承认别人的好,默认为别人都是失败者,只要别人比自己强就是假的。
那应该怎么做呢?其实很多时候“自嘲”比“自吹”更有用,让人更容易接受。比如:“我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是一个油腻的平凡人,就像我腰上的肉一样油腻”。别人弱小的心灵就会觉得知道自己差就好,但差的里面还有些幽默,这个人还不错的样子。子桓亲身的教训告诉你,不要轻易说所谓的真话,尤其是优点强项,学会自嘲,非常有用。
2、贪多嚼不烂,往往效果很差
很多做销售的人,恨不得一下就成单,把300个细节,50步流程一下灌输给对方。这样往往是贪多嚼不烂,往往效果非常差。我在做管理的时候也会犯这样的错误,为什么明知错还做呢。如果这个团队是想做的长远,做大的话,我会一点一点的去阐述重要的事情,让团队能在一个维度上。但如果是想立竿见影的团队,就没有办法那么长远,往往是看短期,那就只能强行灌输,少数人接受,选出接近的人就好,也是无奈之举。
记住,在一次沟通,如果你说的事情或者观点对方能记住三个就是极限了,有时能记住一个就挺好了。在沟通的时候,为了让对方更容易记住自己,记住自己的事情或者观点,就不用阐述太多,来日方长,慢慢来,很多时候欲速则不达。销售也是如此,第一次不要想着成单,几率非常低,先解决一些,让别人愿意和你交流,下次再慢慢来。记住,贪多嚼不烂,往往效果非常差,欲速则不达。
3、与众不同,有时就是爆点
子桓早期在做教育的时候,会面试很多大学生。很多都会说“我是校学生会主席XXX”,“我是院学生会主席XXX”,“我是XX社团的社长XXX”。当面试的多了,早就忘了谁是谁了。但如果有个学生说“我的父亲姓白,向我母亲求婚的时候抱着一捧百合,所以我叫白一捧”。在面试的时候遇到这样的学生,印象会极其深刻,以我的性格就录用了。很多时候,与众不同就是爆点,就会印象深刻。
4、当别人诉苦的时候,不要说你感同身受
职场上有些人喜欢诉苦,觉得自己不容易,觉得自己很痛苦。当然可能是实际情况,因为每个成年人都不容易。当你听到别人的诉苦的时候,不要说:“我理解你的痛苦,我感同身受”。你以为是附和TA,或者以为自己真的感同身受,其实这个世界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子桓一直强调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没有人哪两个人的情况是完全相同的,不会那么理解别人的痛苦。也正是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子桓说才会做知识星球账号,给大家解决不一样的职场问题,给不一样的建议。
当别人说:“我过的太惨了,太穷了,没有女生喜欢……”之类的。千万不要说:“我能理解你的处境……”你要这么说,对方会更痛苦。如果你说:“没有啊,我看你条件挺好的,人也不错,也挺有气质……”这种安慰往往会给对方带来一些自信,让对方能舒服一些。虽然可能以后倾向于和你吐槽,但也表明更信任你,更喜欢和你沟通、交流。
五
万能的沟通方法
职场和生活中有些人是善于表达的,有的人口若悬河,有的人幽默。但也有些不善于表达的,说话不自信,没有说话逻辑的。那现在就给不善于表达的人,或者你累了不想表达的时候,提供一些沟通方法。
1、如果实在不会接话,你就说:怎么会这样?
职场上有一种病叫做:职业病。这种病有很多种症状,其中一种就是不管在什么场合都爱讲自己的专业和工作。大众一些,或者偏民生一些的工作还好,有些偏门的也喜欢讲,有时候话题真的很难接。如果你“装死”当作没听见,是非常不礼貌的。如果你逞强,不懂装懂往往又会被人笑话。又或者你想接话,但一个字都说不出来的,也挺尴尬。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慌张,不要不自信,你就说:怎么会这样?
比如一个建筑师和你说:“你看这片CBD的建筑,采用了什么什么,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什么什么……”如果你不是这个专业的,你可能真的一句都听不懂,你都不知道他在讲什么,你就说:“怎么会这样?”他就会解答了,因为中国人很多时候不管是在问问题,还是在抱怨的时候,其实都是有想法的,有见解的。这样你既没有不尊重他,又不会像傻子一样冷场,也没有那么明显的对话题不感兴趣。
又比如一个搞空间站的:“在太空近地球轨道长时间运行的时候,会怎样怎样,都不能返回地球……”很显然,你可能完全听不懂。同样的如果“装死”不尊重他人和像傻子一样不说一个字,都显得不合时宜。你同样可以说:“怎么会这样?”。同样他也会有解答和见解,同样不会显得不尊重,也不会像傻子一样。大多数的场景,都可以运用这个方法。
2、关心别人就要表现出来
当你不会接话,但如果长时间用上面这个方法,也会显得无聊。别不管说什么,你都说:“怎么会这样?”连续说一个小时,你都只说这一句,肯定也会很讨厌,就像十万个为什么一样,或者过于像好奇宝宝了。所以也不能“一招鲜”,还是需要搭配其他的方法。比如:把你的关心表现出来。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会问一些问题,结果回家以后,忘记了对方回没回答,答案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没有真正关心对方,前面讲过了,要把对方看在眼里,放在心里。光放在心里也不行,很多时候你还要表现出来。
比如在招待别人的时候,你可以给别人倒酒,给别人好吃的菜等等,这些都算表现出来关心,但还不够。你应该给更多别人倾诉的机会,在聊天过程中,很多时候人都愿意讲自己,聊自己。有时问一句:“看你好像有点累,最近工作忙吗?”之类的,就是在给对方倾诉的机会。别人可能就会说:“哎呀,别提了!太忙了,我们公司的……我们老板……”能成为别人的倾诉对象,也是一种好的沟通。关心别人就要表现出来,不管是行动上,还是语言上。
六
沟通中的禁区千万别碰
有时候你对别人好了99回,但有一次没有满足对方的预期,你可能就成了坏人。说话也一样,有时你说了100句加分的话,可能1句不恰当的话就会让你变成“负分”。所以“进攻得分”很重要,“防守”也很重要。
1、发短信、发微信,尽量不要群发
朋友圈最多的人可能有两种,一是从来都不发消息,都忘记了什么时候认识的,或者上一次说话是什么时候。二是节假日的时候,总会收到他的群发。可能还有些朋友过年的时候,会收到别人本人拍的拜年视频,想想都挺尴尬。“某力”的董小姐把自己做屏保,做广告都有很多人觉得尴尬,何况你可能就是“no one”,不是什么明星,更会显得自恋。
以上两种人,我更喜欢第一种,从来都不发的。如果用群发维护关系或者维系感情,效果肯定不好,甚至是负面效果。有个歌词就写到:“不管你是谁,群发的我不回”。歌词就能代表很多人的想法,廉价的群发会显的更不真诚。说实话,有点偷奸耍滑。你又想维系关系,但又不想用心,对方感受肯定很不好。那我们好友众多,又的确想都问候下,怎么办呢?或者不太会组织消息语言,没有那么多词汇量。
我觉得有两种中庸的方法,一是,简单点。比如“XXX,五一劳动节快乐,再忙也要注意身体,放假好好休息下。”虽然没有华丽的词汇,但对于收短信的人来说,是一个定向的关心。那可能有的人觉得太简单了,太草率了,不够有文采。那就可以用第二种方法,找一条你喜欢的添加上对方的名字,然后把不恰当的删掉。就算好几个百的好友想发,既然想关心就多花点时间,不要太吝啬。
2、聊天中尽量不要讲冷笑话
很多人觉得自己不太会聊天,又想表现,就会准备一些冷笑话。然后终于轮到自己讲话了,讲了个冷笑话,在场的人都很尴尬。很多时候聊天就像开车,匀速行驶比较舒服。但你非要讲冷笑话,可能就像急转弯,或者漂移,不仅让对方不舒服,还很危险。
幽默和冷笑话是两码事,不可同日而语。如果会弄巧成拙,那就不要说。
3、交浅言深是大忌,人生处处是地雷
《易经》中有一个重要概念传达,也影响着中国几千年,就是做事要有“度”。这个“度”很重要,也有更量化一些的词,“分寸”。职场上和生活中往往极端的两种人更多,一种是冷漠型,一种是过于热情型。有的人在一个公司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没和谁比较熟,非常冷漠。可能有的人是性格如此,也有的人是因为防备心比较强。不管是哪一种,过于冷漠往往不利于发展,哪怕你是技术人员,很少与人接触的工作。
另一种就是很热心,仿佛和谁都一见如故,什么都聊,没有防备。这种也是不可取的,甚至危害更大。交浅言深是大忌,人生处处是地雷。等交情够了再深谈,不要着急。你不知道哪一天,哪一句话,会成为炸弹,成为伤害你的“地雷”。甚至不夸张的说,很多时候很多话,最好听都不要听。在职场上我也曾遇到过一些奇葩的事,明明是你在旁观听着的话,最后变成了你说的话。尤其是说别人特点的时候,很多人是分不清缺点、特点这些的。还好我都是当领导的,就算别人当我说的,也不能怎么样。唯有强大,才是最好的解药。如果你还不够强大,记住:交浅言深是大忌,人生处处是地雷。
4、当别人诉苦时,梳理情绪
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几个智者?有几个人能明辨是非?兼听则明,也就是要多听一些角度的话,而不是多听几个人。就比如做子桓说的时候,明明写了一整套发现优势、运用优势等一系列的方法,有些平台的用户看都没看,就说假的,就说没用。什么人会铁口直断呢?往往是没有敬畏之心,不愿意学习的人。但这样的人观点你听了再多,有什么积极正面影响呢?兼听则明,多听没用。
当别人和你诉苦的时候,你要梳理别人的情绪,尽量不要说事情,要不然日后就成了你搬弄是非,而且没有智者能帮你。比如别人说:“XXX真讨厌,就是他让我怎么样怎么样,凭什么……”如果你说:“是啊,他是有点……”那么恭喜你,中奖了,日后非常可能变成是你说的坏话。你应该说:“别生气,下班一起去吃饭,喝两杯……”之类的。记住,当别人诉苦时,要梳理情绪,别说事情,要不然你成了搬弄是非的人。
七
危机时候的沟通方法
职场上很多时候会遇到危机:关系危机,事情危机等。不要逃避,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往往是要面对的。因为危机情况各异,不方便举例,怕真遇到危机你生搬硬套,反而效果不好。又要面对,又不能举例,怎么办呢?我告诉你两个原则。
1、要学会承认错误、承担错误
如果当遇到危机,你不仅不承认错误,还胡说八道。不仅不能取得别人信任,可能还会让事情更加严重,小危机变成大危机。
2、骂一骂自己,夸一夸别人
当遇到危机,但有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你只承认错误和承担错误也不行。因为有的人会越骂越气,或者感觉还真的全是你的责任,你应该自己解决。你解决的了还好,如果解决不了你光承担错误也没什么用。那怎么办?你就骂一骂自己,夸一夸别人。“我是太笨了,你比较聪明嘛,帮帮我。”虽然闯祸了,别人很生气,但有可能你一夸,别人就感觉还有点道理。毕竟很多人的原则就是:“当别人一夸我,我瞬间都觉得这个人可爱起来了。”
给大家分享了七个方面来讲解,希望大家在职场能发展的更好。可能不能包含所有你遇到的场景和难题,更多问题可以来知识星球子桓说,子桓说团队通过经验和技巧来帮助你。关于沟通,还有最后一句话送给你:说的多,不如做的到!
关注子桓说!更多干货持续产出!帮你解决各种职场难题。
1天不到1块钱,1年内不限次职场提问。——子桓说你不知道的暗套路
— END —
图 · pexels
推荐阅读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