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家渊源远,三皇五帝共仰瞻。
称颂伯夷与叔齐,融入各自思想观。
道家无为重出世,仰慕夷齐首阳山。
何须伐纣兵戈见,以暴治恶民不安。
儒家精神仁孝悌,忠信礼义更为先。
夷齐行为可凝聚,品德气节可垂范。
动荡年代同理想,社会和谐百姓欢。
入世出世差别大,只是视角正与偏。
方法不同道路异,对立互补肩并肩。
消涨起伏峰浪谷,延续至今两千年。
犹如阴阳与正负,相辅相成共发展。
各自有长各有短,取舍互补共一元。
双重人格溶一身,君相学者均贯穿。
“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放光焰。
“无为而治”“无不为”,道家学说日月悬。
遵循大道讲平和,平心静气尚自然。
身在山林存魏阙,小隐于市大隐官。
兼济独善融于心,构筑学者面面观。
百家争鸣各独立,门派不同或牵连。
儒道法术兵名墨,丝丝缕缕捋不完。
相互借鉴取其长,兼收并蓄可补短。
只是儒、道牵连重,相辅相成相粘连。
智者思想不单一,学养常常纳百川。
上溯夷齐谢灵运,下看苏轼柳宗元。
从古到今不间断,更有贤达在身边。
儒、道缘自大社会,华夏文化放光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