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哲学馆每天写500字
文人都是相轻的吗?同行都是互相蔑视的吗?还真不好说

文人都是相轻的吗?同行都是互相蔑视的吗?还真不好说

作者: 哲学诗画 | 来源:发表于2018-10-22 10:34 被阅读18次

1,文人就一定相轻?

曹丕的《典论·论文》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他分析了原因:“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这段话的意思是:文章体裁有很多种,而一个人很难众体兼擅,于是就出现了以己所长、轻人所短的情况。

这不免有点动机猜测的意味,不过背后涉及到利益争夺的事实,值得一说。

其实,“文人相轻”四个字,本质上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这句话说得好像其他行当的人就不相轻似的。

实际上,同行多冤家,古今皆然。在很多领域里,人与人之间绝对不缺少互相轻视的情况。

2,批评与蔑视

李陀说:“批评是正常的,蔑视则需要克制。”

李陀曾问阎连科,怎么会写《风雅颂》这种“狗屁小说”,阎连科回应要“继续‘狗屁’下去”。有人评论道:“文人相轻,自古如此。”

一般人对“文人相轻”的理解是:文化人嫉妒心重,互相看不起,互相贬低、说坏话。更恶劣的情况是,因为艺不如人,所以故意诋毁别人,抬高自己。总而言之,文人相轻是一件坏事。

其实,对文人相轻并不能一概而论。它至少有两种不同情况:第一是批评,也就是看到缺点;第二是轻蔑,也就是蔑视或鄙视。批评是正常的,蔑视则需要克制。

3,什么是相轻?

“相轻”就是不以为然的意思,虽然是负面的,但也可以包含积极的批评,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有原则的批评远比无原则的相互吹捧要好得多。但是,批评需要用理性说理的方式,避免使用过度情绪化的语言。但即便一个批评者使用了过度情绪化的语言,如“狗屁”,那也是个人修养问题,并不影响批评的正当性。

如果能坚持理性说理,那么,文人相轻不仅无害,甚至可以是有益的。因为对一个作品来说,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批评,基本上都来自其他文人。这里面有一个“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道理。

一个作家的作品是否有水平,不能只看他(她)有多少粉丝,同行的专业评价更加重要。因为粉丝是把作家当“明星”来追捧的,未必具有足够的艺术判断和价值思考能力。他们的赞扬会有许多情绪化和非理性的成分,是一种“外行看热闹”的现象。

相比之下,同行看问题就会更专业,更理性,因此会在作品中察觉一些外行人难以察觉的弱点或缺陷,其中包括作者的思考深度、洞察和分析能力、语言表达、社会关怀等等。

不过,文化人之间也可能因为观念原则或政治立场的分歧而互相否定或轻视。无论是西方历史,还是东方历史,都有很多文人由于立场或观点不一致而导致相轻,甚至一辈子不说话的案例。比如法国的卢梭和伏尔泰,哲学界的维特根斯坦和波普的意见不合,两位大哲之间的这次十分钟争吵还被写成了书,引得后辈们争相讨论和购买,故事大概是这样的:1946年10月25日,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一个挤满人的房间,发生了他们二人之间的一次会面。而这次会面并不愉快,维特根斯坦和波普尔由于哲学观点不同而产生了激烈的争吵,甚至剑拔弩张、兵刃(火钳)相见。这一插曲成为了哲学史上的一段传奇,几十年以来人们一直津津乐道。

4,近而狎和熟生蔑

在“相轻”中,要做到批评而不蔑视确实是不容易的。这主要是因为,同行之间容易有“近而狎”的关系。狎就是不庄重。近而狎是人的一种自然倾向,西方文化中也有“熟生蔑”的说法,就是我们理解的“近而狎”的意思。

不要说是熟悉的作家朋友,就是两个互不认识的作家,也会因为共同的文字兴趣而产生互相熟悉的感觉,很容易出现“熟生蔑”的现象。美国奥斯汀得克萨斯大学的哲学教授罗伯特·所罗门指出,轻蔑是一种与怨恨和愤怒有关联的情绪,只是对象不同而已。怨恨的对象是比自己地位高的他人,愤怒的对象是与自己地位相当的他人,而蔑视的对象则是不如自己的他人。你蔑视的对象不一定真的不如你,但蔑视的行为对那个对象有貶抑作用(如公开称其作品为“狗屁”),你蔑视他,事实上就把他放在了一个低下的位置上。

康德曾经说过:“真正意义上的人……是不坦率的。”并不是说,康德不在乎人际交往中的真实和坦诚,而是他知道,如果一个道德、政治或文化的共同体是正派的,那它就会要求人们在公开表达某一想法和感受时,能够有意识地加以克制。

对于文人相轻这件事,也有不少例外。比如中国的杜甫。尽管李白比他有名,诗也写的超好,但杜甫始终没有写过一句轻视李白的诗句,没有产生对李白的妒忌和相轻之意,最多只写到‘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但是这句诗杜甫决没有任何菲薄李白的意思。岂但不菲薄李白,他也很少菲薄其他任何人。

相关文章

  • 文人都是相轻的吗?同行都是互相蔑视的吗?还真不好说

    1,文人就一定相轻? 曹丕的《典论·论文》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他分析了原因:“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

  • 为少了的锦上添花辩护

    有一句老话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可这也不是绝对的,许多文人不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吗?我不知道文人确...

  • 文人为何会相轻?

    文人相轻,出自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意指文人之间互相看不起。 文人为何会相轻?因为...

  • 我不信什么“文人相轻”

    文人相轻,成语,出自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文人,指有文德的人;相轻,指互相轻视﹑鄙...

  • 人才之间当相互包容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文人相轻”等等,意思是人才之间互相嫉妒,互相排挤,特别是同一行的人才更是互相不服,勾心斗...

  • 文人相轻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我不是文人,自然闹不明白文人为何要相轻? 文人不都是有知识懂道理的人吗,何故要...

  • “文人相轻”是不是涵养问题?

    谁都相轻 这个问题其实咱们应该换个角度来看。都说“文人相轻”,那么不是文人就不相轻了?三百六十五行,里面的“同行生...

  • 文人相轻

    “文人相轻”指文人之间互相看不起,进一步讲就是嫉才,人品欠佳的表现。 “文人相轻”出自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

  • 2018-10-29:闲话

    之一:“文人”相轻 有人喜欢口语诗有人喜欢意象诗 都是花园里各色的花为什么非要互相诋毁 之二:夜总会 夜总会离我这...

  • 相轻的文人

    “于恃才傲物、不可一世的同时,刘氏对搞新文学创作的学者分外轻视,并放言“文学创作的能力不能代替真正的学问”。有一次...

网友评论

  • 周辅易始:文人相轻,其实和地域歧视,种族歧视一样,人与人之间也相互存在轻视,各行各业都存在,这是普遍的大众心理,个人认同感的趋同,这种现象会永久存在。

本文标题:文人都是相轻的吗?同行都是互相蔑视的吗?还真不好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hbw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