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1 班级自行排队上课,安静上楼
细节2 用音乐特有的词汇来表达感受
细节3 安静聆听音乐,用动作表达感受
细节4 齐唱轻声,独唱明亮
细节5 演唱演奏,发出优美的声音
细节6 初学歌曲,手指指歌词,唱会歌曲,捧书平视演唱
细节7 安静有礼貌地欣赏同学的表演,用手势表达赞美与鼓励,
细节8 游戏中,只用眼神、动作与人交流
细节9 打击乐器轮流使用时,不区别对待同学
细节10 小组活动,贡献主意,积极沟通,合作完成
细节11 用语言评价表演者,先说好的一面,再提个人建议
细节12 课代表可代表教师管理,直接发声,其他人负责管理自己,不能指责批评自由发声,须举手示意。
寒假里阅读了克拉克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很有启发,让学生清晰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怎么做是好的、对的,什么行为是不被接受的。根据以往课堂情况,教育经验,初步设计12条音乐课的细节要求,协助我们更高效地上课。
清晰的界限感,协助学生清楚行为规则,从而建立安全感。好比黑夜里过桥,如果没有栏杆,我们行走中不知道界限在哪里,每移动一步,生怕方向错误,掉进河里,全程胆战心惊,犹犹豫豫,抑或横冲直撞,不知所以。如果两边有栏杆,我们很笃定自己每一步都走在桥面上,能够安全走到河对岸。
平日里一直在强调一些课堂习惯,为何不像克拉克先生那样,把它写下来,音乐课常规不仅仅听一嘴就过去,用文字反复提醒,树典型反复影响。
“习惯是一种力,是一种能量。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它能使事情变得胜利,变得容易。”魏书生老师说,牛顿的第一运动定律也适用于人的心理,即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总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的状态。一旦有外力,勤奋的人、懒惰的人都会感到不适,厌烦别人的打搅。一旦外力消失,就又恢复原来的状态。
冷一阵、热一阵,没有形成惯性。一旦形成惯性,就不需要花费较多的能量去驱动。
应用到正向的行动上来看,从行为规范入手,多做,定期做,譬如每节课都提醒,强调、标榜、肯定、批评,慢慢形成行为习惯,一种恒定的能量驱动,就可以将注意力更多放在专注学习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