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的意义就在于用经历过的苦难换来美好的人生。
所以,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记质问自己:“眼前的一切配得上你生命中经历过的苦难吗?如果不能,你还有什么理由继续沉沦下去?苟延残喘的人,你要振作起来继续向前冲!”
20世纪最著名的心理学家弗兰克尔的作品《活出生命的意义》被译成24种不同的语言发行全球,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000万册,这本书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选为最具影响力的十本著作之一。
“二战”期间纳粹占领奥地利,当地所有犹太人的安全都受到了威胁,作为知名的奥地利籍的犹太人,弗兰克尔曾收到了美国的移民签证邀请,但是他却放弃了去和平富足的美国继续深造。
弗兰克尔在《十诫》中读到一句话:“荣耀你的父母,地上的生命将能得到延续。”这让他有勇气有决心选择留在父母身边,陪着家人一起接受纳粹的折磨。
他们全家都被关进了最为恐怖的奥斯威辛集中营,不久,他的父母、哥哥、妻子全都在毒气室遇害,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下来。
在集中营里,那些不能干活的就会被送到毒气室等待死神的降临。为了让自己看上去精神一些,那些在集中营里想要活下去的女性,每天都会忍着疼痛,用牙齿咬破指尖,把流出的血涂在脸上,这样会使自己看起来面色红润,表明“我还健康,我还能继续干活!”
一位同在集中营的女性,在她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对弗兰克尔说了一段话:“我并不会因为这一段经历感到恐惧害怕,我甚至感谢生命里遇到这样的灾难,它让我真正有机会思考生命的意义。当我看到窗前的那棵树一年四季的变化时,我才真正感受到连树的存在都有生命的意义,而我过去的30多年,从来没有观察到生活中这些生命的意义,更不要说懂得了。”
这位女性的临终遗言给了弗兰克尔巨大的启发,“二战”结束后他获得了自由,他决心把自己的经历结合学术研究写出来让更多人看到,鼓舞那些正在经历着绝望和苦难的人,也由此开创了意义治疗法。
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剥夺你美好的未来,你永远都拥有享受更好生活的权利,过去经历的苦难都像是基石一般为你今后的摩天大楼做准备,无论你曾经经历什么,无论你眼前正在经历什么,都要让这一切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就像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的那样:
“我只害怕一样——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大胆地去经历,顽强地去坚持,终有焕发光彩的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