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简短朴素趣味盎然,形象鲜明的语言属于儿童;天马行空的想象,激发了儿童的兴趣;各种体裁文章,使学生深入思考,启迪儿童的成长。感恩遇到《日有所诵》,感恩遇到这么用心于教育的孔老师,推广给我们大家这样积累语文素养的方式,让语文老师也能跟随她的脚步找到了提高学生知识,情感,价值观的更好的途径。日有所诵,日有所得。把诵读做成日常,学生在每天坚持朗读中就收获,日积月累的重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稳定的走在学习的道路上,习得做人做事的方法。
从观看孔老师教学视频我们了解到,原来诵读可以有这么多方法,可以打节奏,可以吟唱,可以分角色读,课堂可以变得这么有趣。首先,诵读课不同于平时语文课。诵读课就是带着孩子一遍一遍地去诵读,也就是在孩子大概理解这首诗的情况下带孩子去诵读,通过一天又一天一遍又一遍的诵读,让这些诗歌长进孩子的身体,真正成为他的一部分。熟读成诵,《日有所诵》并不是拿到诗后就当天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背会,应该让孩子在多遍的诵读中自然而然地背会,有些特别长的篇目不要求孩子背诵,让孩子去感受去体悟就足够了。
我准备今后具体操作如下:1.每天利用早读15分钟进行诵读,用齐读的方式,把当周要诵读的内容正读一遍后,顺势往前读。每天以回忆旧知的方式打开,学生有意无意的朗读,对于那些注意力不集中,慢慢腾腾的同学是快速进入学习氛围很好的方式。2.适当讲解学生有困惑的部分,不用深入挖掘内容,在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停下稍作讲解即可。有时也可以做些拓展,不是针对当周诵读内容,而是学生们近期阅读的书籍或课文中的相关内容,跟生活有联系的方面。3.通讲。这是我们之前一直都没有做过的,每周要有一个固定的通讲时间,我把它设计在了星期四的下午,带孩子们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并适当的讲解粗知大意即可。
日有所诵,从开学实施以来,不仅是学生喜欢这样的方式,老师也特别喜欢。诵读,让学生感受着文字的节奏和意韵,发现着自然的奥秘,明白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获得语言的熏陶。也让老师和学生有了更多可以一起聊一起探讨,一起提高语文素养方法的最快捷,最有效的改变。诵读文章里的内容,感悟作者的精神,运用的不同的修辞方法,一起学习和感受诗歌里的诗味,融进我们的生命。感谢日有所诵,感谢孔晓艳老师,给我们引领,用这样日有所诵,日有所获的方式,浸润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更好的成长自我。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今后,我将同我们的孩子一起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