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给儿子陪读,搬到市中心租房住,放弃了上十年开车上下班的习惯,改乘地铁。
当然主要是因为市中心停车又贵又不好找车位的缘故。
我每天从市中心赶往市郊上下班。公司所在的位置正是软件产业发达的园区,所乘地铁号称程序员专线。
乘地铁的年轻人占大多数。
每每看到年轻人匆匆忙忙上下地铁,很多男孩子背着双肩电脑包,女孩子大都穿着比较中性,少见妆容精致一丝不苟的女孩子。
这时候我就会感慨:果然是程序员专线,当然网络上也叫程序猿专线。
程序员是个什么形象呢?大约就是少言寡语、戴深度近视镜、穿着随意,唯一迅速而准确的就是敲击键盘的速度吧。
公司里那些程序员平时接触并不多。有些还真是给人这样的印象。公司有位博士肄业的程序员,据说快30岁了,来京租房还是妈妈陪着给租的,平时除了写代码,几乎不怎么跟人交流。不过,写代码的水平据说还是很厉害,曾经找了很多工作都没有公司愿意接收,是公司老总怕浪费人才录用了他。他妈妈是个大学教授,很感激公司给她儿子工作机会,多次想当面谢谢老总。这事儿在公司小范围里都成了轶闻。
其实程序员并不都是闷骚的。平日里他们都在闷头写代码、做测试,只有在公司集体活动的时候才能见识到他们的风采。
公司曾经有位开发人员,喜欢跑步,喜欢网游,喜欢很多新鲜的事物,打扮也喜欢时尚。有次公司搞团建爬山,他扎了一个花头巾很是拉风,吸引了一众眼球。
特别是年终聚会的时候,济济一堂,喝点酒后,感觉他们完全都放开了,展现了年轻人的活力。记得有次年会上,一个小伙子唱《北国之春》,浑厚的高音,一下子把大家都震住了。
程序员中女孩也不少。公司有位华科的女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来公司做开发,如今都是娃妈妈了,还是每周995地搞着开发(公司不搞996),几年过去面容没什么改变,穿着依旧很随意,大家也都亲切地省掉姓氏直呼其名。
有次我的财务软件突然挂掉了,怎么都登录不上去,跟客服联系,要进入到服务器里面修改数据库文件,如果只是在我的终端里操作我还是可以应付,要进到服务器里面我就傻眼了。
如果请软件技服过来得预约等待,手头活儿太多了,不能进软件系统真让人着急。不得已请程序员过来帮着线上和软件技服人员沟通,没想到他分分钟就给我整好了,还把操作步骤记录下来,给我存到电脑桌面上。怪不得领导总是说我们技术人员就是公司的宝贵财富,真的是有水平。
好的程序员不仅工作能力强,也是会跟领导谈钱的。每年年初调薪的时候,总有程序员会跟领导重新谈薪酬,有的甚至拿着别家公司给他的offer上的标价来谈。当然,公司的总体薪酬也是向程序员倾斜的。
公司这几年来,程序员们进进出出,不少人跳出公司去了大厂,我们都感叹公司快成大厂人才培训基地了。不过从他们个人发展前景来看,也只有祝福他们。好在,新鲜的血液也在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
公司老总其实也是程序员出身,他自述年轻时每天早起写代码,总是乐于其中。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
每天在地铁里坐八站地到公司,这趟地铁里十有八九都是各软件公司的年轻程序员,他们匆匆忙忙,随着滚滚人流在都市里奔走,怀揣着各种梦想,愿他们的梦想早日照进现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