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贵老师2016/10/12张权2019/2/21
张廷贵老师2016/10/12张权2019/2/21
今天忽有一灵感闪现,赶紧想记述下来,却又无法清晰地展现出她来。因为她太庞大了,我无法用这么简洁的文字表述她,也许后面我得写一篇论文,系流地阐述她了。我今天就先笼统地写个题纲吧,希望我能捋清一些脉络。
人的行为问题(逆反、撒谎、厌学、网瘾、早恋、强迫、多动、抽动、自残、自杀、打架等)、情绪问题(焦虑、烦躁、恐惧、抑郁、悲伤等)和部分身体疾病(含多数绝症)的根源在于心理出现了问题,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的根源在于自我关系出现了问题。自我关系问题的根源在于自我认知及其边界出现了问题。
人的行为问题、情绪问题、部分疾病→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自我关系问题→自我认知、自我边界→自我(原点)。
“自我”是个古老的话题,古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知就是自我认知。
青春期的心理问题根在“独特自己”,幼儿“自我中心”问题,成年人多为“投射”,更年期‘敏感自我”....
张权
人贵有自知之明。
一切的原点都在于自知,都在于看清自己。
所有的关系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
一个人把自己理清楚了,把自己看清楚了,把自己认为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什么次之,什么再次之,分好了类,分好了层,把系统建立起来了,就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
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都是自己内心展示、显现的结果。
那么怎样看清自己呢?
有两种方法,第一,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第二,借由外部看清自己。
今天先浅显的谈一下,以后在详细、深入的谈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