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就得到冬要来的消息,大家都忙着准备迎接。有人屯菜屯肉,有人添衣加被,有人刨根问底。
比如同事C,一天问了几次。叶,不是说冷空气要来了吗?咋还没来?
叶,冷空气会来吗?天这么热!受不了!
叶,这一丝风都没有,冷空气在哪里?
我回答,冷空气是步行,没有高铁坐。你耐心等着,准备好瑟瑟发抖就行。要不,打开窗户,伸开双臂召唤一下,看看她听不听得到?
我的话很快应验了,傍晚,外面的雨还在下,周围已经黑下来。远处传来呜呜的风声,冷空气来了。
都说潮有信,今年的冬也有信。今天是立冬,她便不远万里,掐准了时间点赶来。虽然迟到了,但终是在一天结束之前赶到了。不负同事C一天的追问。
下班时,外面雨下的正大,我的雨伞不知被谁拿了去。只能寻了一张塑料布,两只手撑在头顶冲进雨里。
踩着铺满钻石琉璃的豪华闪光路面,回到三角梅,蓝雪花,串串红,矮牵牛们忠诚守护着的家。顾不上咕咕提议的肚子,第一时间找了雨伞购物袋,去超市采买。
冬不远万里而来,一定是饿了,说不定还很渴。不能准备一场接风宴,家常便饭也是必须的。
在厂里时,同事A建议我做牛清汤。这个提议不错,一锅热气腾腾的汤,加上温暖微黄的灯光,配些许味淳香浓的爵士,的确是一道迎冬的佳肴。
不过,这是南方人的习俗。我与冬是老乡。故人相见,当以故乡习俗待之,所以,我选择饺子。
超市匆匆转了一圈,回家时,还对着黑暗里的三角梅微微一笑。
其实,我为冬准备的,不单单是一顿饺子。还有一首悲凉的诗。一片没有看见过春天的叶子,最擅长怎么度过冬天。
可是,这快乐的跟碳酸饮料一样冒泡的心,把不合时宜的诗句挤得没处安身,被我胡乱一团,塞回笔记本去。
迎接冬天,应该像欢迎归人,感受她带来的新鲜与不同。美的形式,多种多样。疲劳了夏的,体验完秋的,正轮到冬登场。
且不要被她的冷肃气质吓到,想想早上田野里的白,晶莹剔透,连每一片杂草的叶子都不遗漏,精心装扮出银饰花边。试问,天下有谁这么豪奢?有谁在这么诗意?
春吗?美则美矣,叽叽喳喳,有失庄重。夏吗?他的确热烈,有点逼人,没几个愿意直视。秋吗?的确,桂花一香就是满城,但那是不动声色的豪。要说坦坦荡荡,还是冬来得直接。我就这么有钱,就喜欢这么装扮。喜欢,就走过来。不喜,滚回屋里吧!
好吧!我是喜欢冬的。今天的饺子算是接风。来日方长,还有两个月时间让我们互相伤害,或者围炉夜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