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是因为十万字必读的鲁迅,迅儿哥有着一册书,名曰《拾零集》,不同于《华盖集》《而已集》那般深奥难懂,以至于在脑中留下模糊的印象来,久久忘怀不了。
可幸不算窃取名家的创意吧,仅仅是作为发由真心的敬仰追随和写作需求。
生活中有风样的尘土,风样的你。《半生缘》中有言,“你像风来了又走,我的心满了又空”,风是生活万态的譬喻和缩影,都只能短暂占据着我胸腔一隅,等待真菌口口蚕食,剩下了黑色胶片般光滑的片段,失掉了细节,失掉了细节里藏身的笑意。
“记录,本身已是反抗。”这话并不是我说的,语出自蒋方舟。社会评价不统一的天才写作少女,也许你们并不赞同。可,她这句却不和纠缠不清的写作身份似的,不掺杂半点作假。
记录,收拾,这风化过程不断的狼狈生活,写作延缓了内心创痛,竟然也会发现苦涩回忆里一滴清淡的雨露,一颗甜蜜的浆果,种种美好的比喻都用来点缀,有不同于纯黑的色泽和光彩。
刨除烂俗的情节,去戏剧化,弥留下的生活茶水泡尽的深墨色叶渣,永久的琐碎,永恒的淳朴。
无目的性的写作,烂漫而毫无章法。万事写作却又有其目的与归属。
简言之,三万字的练笔最终目的是完成三万字的书写作业。
生活这面镜,它,碎掉了。
哗哗啦啦掉落,零零星星散落。
总需要一个出口。
拾收回忆的出口。
拾零,得来此名。
(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