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复盘】弗兰克读书会:因为值得,所以记录。

【复盘】弗兰克读书会:因为值得,所以记录。

作者: and夏小麦 | 来源:发表于2019-01-20 19:42 被阅读5次

讲真,很偶然,在前段时间的首届罗友跨年群里,认识弗兰克老师。发过去简单的介绍,大概就是日更2000字之类的,他回复:给你点赞。

可能那也只是一句客套话,不过我更多地把它当成是一份积极的反馈,因为之于我,又多了一小份动力。

然后,就几乎没有然后了。

直到后来,他发了一张写作特训营的海报过来,还配有一句语音,说要在『有讲』开讲座,如果有兴趣,可以参加。

再然后,我开始去了解他和他的书,才知道,我无意间连接到了一位大牛。

至今,在看完他整个朋友圈状态后,我记得最深的是这么两句话:

写作,是没有声音的万人演讲。

对一些人,你要特别地爱,很特别地爱,因为他们曾义无反顾的帮助和支持过你。

第一句,是对自己和码字的人说的,

第二句,是弗兰克老师的坚守。

一个从苦中走过来的人,更懂得那一点甜,也会更珍惜,待自己羽翼丰满的时候,会想着回馈。

所以他会在2016年除夕夜,放弃看春晚的时间,用来码字发文,最终收获15元,完成了2015年写100篇文章+文字变现1万块的目标,就马上还给了当初素昧平生,毅然出1万块支持自己做活动的海峰老师(DISC双证班创始人)。

这是一个能量和善意流动的小故事,让急需要帮助的人得到了抚慰,也让我更多地认识了海峰老师。

在我有点困意的时候读到这些,回来后又看了一遍,感受到弗兰克老师当时的无助,迷茫,当然还有后来的爆发。

也是第一次,我听到一位男士说,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只有自己最可靠。我坐在舒服的沙发上,记完笔记,开始想到很远很远。

因为在这之前,这样的思想经常听身边的女性朋友们说到。但不管我心里有多少单纯的美好,有多少诗和远方,我都得承认也得接受:在我们都已然成年的世界里,价值交换是基础,就像付出和收获的关系永远是≥,这是人世间最最最简单的等价交换原理。

后来,和小琴说到,这个分享很真实,说到一些真相,还让工作人员关了摄像,像朋友间那样,坐下来聊聊天。

整个过程,我都特别安静,只是在中场休息的时候,问到怎么输入?老师的回答有一句很认同:要看那些做实事人的书

又一次,砸中了我心里的点。其实,关于这一点,已经听小米姐说过+实践过很多次,而且真正做事的人,才知道做事的难度,不会那么轻易否定或不尊重彼此。

小琴全然不同,她是属于积极发言和提问的小仙儿女,后来还收到了老师赠送的一本书,转手送给了我,因为她早就买了这本书,而且早就读完了,nice~

今天是第二次见到阿布老师,第一次是前不久的剽悍江湖年会~因为blue的意思,自称是大家的蓝朋友,哈哈哈。阿布老师是一位汉字美学推广者,专注汉字之美,虽然我没有怎么学习这块课程,不过很佩服,这份坚守很可贵,希望有机会可以学习~

我回来梳理了今天几个印象特别深刻,入心的点,大概如下:

Part 1

找到那个让自己彻夜难眠兴奋的理由。

不管这个理由是于公于私,对自己真实就好,可能是赚钱,可能是为了诉说,可能是想成为更好的自己,都可以,也不一定要说出来,放心里就好,切记要真实。

这一点,是我第一份小收获,然后我就马上写下了四个放在心底很久的,很真实的理由:

因为孤独,想用文字表达出来;

因为喜欢的人,要成为优秀的自己;

因为要给自己二十多岁的青春一个交代;

因为想成为高中班里,第一个出书的女同学;

为什么非要这样?

因为真实是一种力量,只有最贴近心里的那个愿,行动才最有力,人也只有先对自己真实了,才会对别人真实,写出的文字才不至于漂浮,不至于呈现出某种矛盾状。

Part 2

为了热爱的事情,愿意花多少时间?愿意放弃什么?

这个问题的回答之于我,是经历过后得出的,记得特别清晰。

曾经下班后的时间想做好几件事,比如,三天看完一本书,日更2000字,每天读英语,学简笔画,学摄影etc,我还真这么实践了两个月时间:早上6点起来,看书到7点,然后去吃早饭+洗刷收拾到8点,然后码字到9点,出发去上班,下班回来继续捣鼓,晚上12点左右睡觉。

这样之后的结果就是,我特别特别累,一天天累计下来,我的能量和体力持续下降,整个人的状态也不好,好像什么都做不好。后来意识到我要睡饱7-8小时后,白天状态才好,整个体力和能量才可以健康持续地循环。

为此,在一系列我想做的事情里,我只选择了读书和码字,其他都暂且停掉。这样目标简单清晰,坚持下来结果也不错。后来,观察,咨询,总结那些我仰望的人,其实下班后能专注+持续地做好1-2件事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我对那些舍弃好像也越来越心安,不过只是暂时。

Part 3

行动,还是行动,这个世界没有最优解。

弗兰克老师讲了自己去潜水的经历,本来在水里玩得high,海浪一个个打来,身体慢慢就不受控制了,在海里,那是很可怕的一件事。而且海水会让身体无规则地冲撞到对面的礁石上,会血肉模糊,还有碰到脑袋挂掉的危险。

在当时,他用最快的速度,逃了出来。其实后来才知道,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是:潜入海水深处,确保氧气装备是好的,同时节省体力,这样的浪一会儿也就过去了。

但在当时,最快速度地离开那里简直是人面对危险的本能反应,再退一步说,有人告诉你:别动,保持冷静,一会儿就好。你会听么?听得进去么?

那是那个当下,之于他,最优的选择,最适合他整个人心态的选择。

别人说的经验,毕竟是别人的,就像即便是花60万美金和巴菲特吃顿饭,他告诉我怎么变得更有钱的技巧,对我来说实用么?

即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告诉我,哪些写作技巧会让我写出爆款,就适合我么?

结果都不会太好,因为那是别人走出来的路带来的变化,最适合自己的路,一定是要自己去走,无它。

所以,对于这个真没有什么好说的,因为道理谁都懂,听多了就倦了,只有行动才是王道,才会治焦虑,才是破局的不二法门。也是我后来再也没有报过写作培训班的原因,更不会相信一周写出爆款文,那是需要基础的,不写,再好的技巧都起不了作用。

Part 4

需要反馈。

小琴问,“如果一件事只靠坚持,那得多痛苦” 没听太明白,我的理解是,想要持续性地做一件事,平面一定有热爱的底色。那又有人问了“都那么热爱了,坚持不就事顺其自然的一件事了么?”

可问题就在于,人是有惰性的,而且这个就是摸索还没有出结果的一个过程,如果一件事持续做下去,没有积极的反馈,慢慢心里的那份冲劲和锐气就下去了,再慢慢慢慢,就会想放弃。

这一点,就像爱一个人,你对他付出全部的真心,热情和坦诚,能让你继续下去的,是对方给你的回应,不然就只剩心酸和自我否定,等那些喜欢全部消耗完了,用光了,你的心也死掉了。

所以,长久地做一件事,最开始是逼迫着自己坚持,往前走,到一定程度,会被周围的声音推着走,然后会是强大的自我驱动。

所以,热爱是坚持的前提,然后是外界给与的积极反馈。

过程中的困难之所以在这里,考验你是不是真的想要它。

那咬咬牙,走下去。

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是一句鸡汤了,可要知道,弗兰克老师在出书之前,已经写了100万多文字啊,我才写了他的1/3,这就是差距啊。

(动机+投入+行动+反馈)

Part 5

厉害一点,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

人生匆匆几十年,走了之后,再也见不到这个世界了。

他说到自己的岳母,前天刚因病去世,也才60岁出头,这个年纪老年生活才开始,很多儿孙膝下的承欢都还没有体会到,辛苦大半辈子,这个世界都还没有好好地多看几眼,人生就这样咋然离场了。

其实,最近每次听到生死,岁月,时间有关的话题,我都特别有感,是深深意识到二十几岁,没有十年的残酷,我觉得二十几岁还没有过满啊,没有过够啊,怎么就要奔三了?

昨天,一个高中复读班的同学拉了一个新群,问谁有全班的毕业照,还号召大家把认识的同班同学都拉进来,看看能有多少,准备年后聚一下。

一晃,十年了。猛一听,太吓人,却是事实。

那一刻,我心里莫名地激动,像是这样就把高中的记忆一点点捡回来,然后拼凑起来。我点进群里,看每个人的头像和名称,很多都记不起长什么样了,不过很多的名字还有印象,把我瞬间拉回高中复习班那一年,我在等地铁的时候,看着群里的消息不断弹出,还是没忍住泪。

后来,我想,我是在难过什么呢?

是看到十年前那个自己,熟悉又陌生?

是算算时间都已经过去十年了,感慨时间过得好快,而我依然没有多少成绩?

还是看到照片上的日期,想到那是一位至亲去世的年份,是我人生中最后一个全家圆满的假期?

都有,更多的是,我没有好好度过我的高中,就是没有那么丰富和精彩,没有那么充实,后悔。

后来和一个老同学聊了起来,得知他后来去了清华读研,现在腾讯总部。看他照片和名字都有印象,我记得他理科很好,应该是我们班唯一一个去了清华的人,我想起了那年前台黑板上方贴了一年的每个人的心愿,心底不断涌现出的感动,遗憾,佩服,还有某种热气腾腾的未来可期。

最后,我对他说,你完成了班里很多同学的梦想

每当看到那些厉害的人,我都会觉得,不努力,对不起曾经那个有梦的自己,对不起至今吃过的苦,一个人走过那么远的路,更对不起那些疼爱,不然最爱的亲人明明已经在身边了,为什么还要出来?

所以,不要有那么多情绪,不要太关注个人感受,要持续地前进,不然有这么多资源,可以input,最重要的是做成事情,有结果output,注重投入产出比。

弗兰克老师是对自己更狠的人,因为他说要把自己当成机器一样。。。

我更愿意理解成:不停歇,不要抱怨,不要找借口,不要有感性的烦恼。有情绪要发泄出来,不然淤积在心里,多了,很危害身体,去医院体检还查不出来什么毛病。

作息规律,然后,在可以奋斗的年纪,抓紧时间!

Part 6

向死而生的人生态度。

在现场,可以很强烈地感受到奥弗兰克老师这一点,虽然最后每个人的终点都一样,但他是把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过,甚至说到,即便是自己今天突遇不测,对妻子和对两个孩子的爱,想说的话都用文字记录了下来,已经留下一些什么了。就像那些大家,一般都会给孩子留家书,是同样深切的祝愿。

这就是写作的好处之一,是一份记录,是生命的见证。人是非常健忘的,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快速更迭的时代,不信你想想,上周曾让你印象深刻的人事物是什么?上个月的呢?年初的呢?

会想得很具体么?

不会。

因为没有记录,人是会慢慢淡忘,就好像没有多少发生。

但我写下了,文字会帮我记得,会帮我梳理,某一天我回头翻看那些文字,会想起当时的喜悦,愤懑,亦或是平淡。所有那些情绪,事件的发生都让我们成为了现在的自己,悲伤可以慢慢疗愈掉,喜悦会让我们觉得人间值得。

让时间看得见,这样当最后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会少一些遗憾,多一些丰盈多彩。我希望到80岁我还可以记起今天的样子。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写作,是在自己和读者之间搭一座桥。特别特别认同,想起了2018年最后一天跑步时,听到Spenser说:你要定位好自己在为谁发声,不然不管是你把自己写high了,还是写感动了,都主要是自己的感受,读者不会有多少共鸣。

听到,学到,用到,赚到,你在哪一道?

是一个好问题,因为需要有结果。

最后一个点,我真是忍不住笑了很久。弗兰克老师说,当你现在不厉害的时候,可以说未来很厉害。比如说,你现在还没有到,不过自我介绍里,你可以说我是未来100万+畅销书作家。

哈哈,真的好机智,有趣。


文字是一份记录

碎碎念 念岁岁

希望到80岁还能记起今日模样

笔芯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复盘】弗兰克读书会:因为值得,所以记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qf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