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破界突围之路:浅谈圈子

破界突围之路:浅谈圈子

作者: 一位流程IT人的心路历程 | 来源:发表于2022-01-30 19:10 被阅读0次

  这次回家,观察到一个关于圈子的现象。

  原来家里养了5只鸡,1只公鸡,4只母鸡;他们同进同出,和平相处。

  前几天,亲戚送了1只新的母鸡,已经过了好几天了,这只新来的母鸡始终未融入原来那5只鸡的圈子里。

  这不能怪新来的母鸡,一旦这只母鸡参与它们,一起吃食物,则被它们群攻,尤其那只公鸡,会带头驱赶,强烈攻击,导致这只母鸡只能逃避,并出局,成为独行侠。

  但相信,再过一段时间,这只新来的母鸡会与它们和平相处,融入它们的团队。

  人底层有动物的属性。

  92年,自己考入县立一中,现为湖南省重点高中。当时整个县共有8所高中,县一中建立县城资江河畔,其他高中则建在相应的城镇里。

  【跳出农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这些词语是父辈们,留给我们读书人记忆最为深刻的词藻,而深深刻印脑海里。

  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又是十几年寒窗苦读的真实写照,当时升大学的比例应该≤5%,记忆中除了县立一中外,其他二中、三中,一直到八中,能上大学的几乎为0,而县一中又有8个班(每班40~50人),总共也只能考取30~40人。

  精英阶层自古有之。

  为了确保升学率,县一中在高二下学期,抽取8个班中成绩排前列者,集中到2个尖子班,并配套最优质的教师,进行教学,确保升学率。

  自己也从原来的普通班,转入到尖子班(这个尖子班的班号本来也存在,原本在高一入学时,也初步筛选了优生资源,故保留了20~30人),其他学生则为新补入;并出局一部分学生到普通班。

  重新排列后,保留2个尖子班冲刺升大学,而其他6个普通班,顺利毕业就算完成任务。

  后来一年半,我们这些新入局者,就如同这只新母鸡始终未入局。

  王小波曾写过社会阶层这本书,将群体分成了三六九等;同样,县一中与其他高中,已然分了等级;而尖子班又与普通班进行了阶层划分;

  而尖子班内部又自然而然地分层开来,这种分层并不是单元的,而是多元的。

  总体而言,尖子班原来的同学和新补入的自然分了开来,同时,县城的同学与来自农村的同学也进行了分层。

  这不能埋怨任何人,因为这是符合人性的使然。县城的同学在讨论足球、明星,而来自农村的我们是玩泥巴、滚铁圈出来的,除了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共识的知识外,我们无法有共同语言来进行交流。

  这种现象,维系到毕业后20年的今天,我们仍旧是我们,他们仍旧是他们;与毕业20年后,我们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无关联,因为在大家的记忆中,停格在当初的场景之中。

  其实,有些圈子,是永远无法融入的,底层和人性已经决定如此;反过来,有些圈子,也无需融入;大家生活在各自的圈子里,不要刻求自己,已是安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破界突围之路:浅谈圈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uh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