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闲话电影』电影漫谈简书电影院
明月几时有,上高楼,何时才是团圆时候?

明月几时有,上高楼,何时才是团圆时候?

作者: 太阳佳 | 来源:发表于2017-07-05 01:28 被阅读0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诚然,因为电影名,我更多的是从感性视角去理解这部影片。我们见过太多家国情怀下的抗日画面,爆发着激烈与冲突,彰显着国人的正义与勇敢。而这部影片碎片化的小人物生活的描述,带我们走进香港抗日的动荡日子,理解剧中人的同时,也在理解自己。

明月几时有,上高楼,何时才是团圆时候?

胜利再见,是茅盾跟方兰告别时说的话,也是方兰送别刘黑仔去惠山时的约定。兵荒马乱、日寇横行年代,对和平与团圆的期盼是每个人深埋心底又呼之欲出的信念!

一、我怕有人跟踪我,就不过去抱你了

不安的年月,只是多了分别的人。

李锦荣潜入日军基地前,向青梅竹马的方兰求婚,她拒绝了:“你明知要离开,我又为什么要嫁给你?”,此后二人再无联络。

表姐问方兰和锦荣怎么样了?她干脆的答到:“分手了,人都不知道去哪了?”方兰问表姐干嘛这么急着把自己嫁出去呢?表姐说:“这个年月有个家就不错了。”

机缘巧合、使命使然,方兰加入了反日游击队,在码头等秘密情报的那日,一个熟悉的身影浮现,是他。

再次见面,李锦荣和方兰久别后深深的拥抱。

明月几时有,上高楼,何时才是团圆时候?

分别之际 ,他说:“我怕有人跟踪我,就不过去抱你了。”

殊不知,这是两人此生最后一面。在抗日的使命下,一个拥抱都弥足珍贵。

那时的人,想抱而不敢抱;现在的人,能抱却不用心抱!

身在和平时代的我们是幸福的,爱情不用被时代所牵绊,然而这个时代的爱情却太多速食主义,少了一分珍惜守候、多了一分急躁绝情。

爱情中的你,快少一点速成心吧,不管结局如何,能拥抱时请用尽全力,珍惜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把每次相拥当作是最后一次,会不会更用心一点呢?


二、我们可以这样告别,已经很好了

刘黑仔一边说:“我见过你,你不记得了吧”,一边将刀子捅进汉奸的五脏。

他是个智勇双全的人物,短枪队的神枪手,有胆魄、有眼力,要是在现代,刘黑仔一定是个人见人爱的大哥哥。

那日,他和方兰在屋顶,同吃一块茶粿,笑说用一块半的茶粿雇她加入反日游击队。

明月几时有,上高楼,何时才是团圆时候?

他想帮她救母亲,即使没有把握,也想全力一试。

这是革命的友谊,还是家国动荡下不敢流露出的爱情?

她说:万一出事了,短枪队就没有了。

回家的黑夜路,她抱头痛哭,他陪她哭。

明月几时有,上高楼,何时才是团圆时候?

他被调去惠州,送别夜。

他说:我们可以这样告别,已经很好了。你知道我以前都是怎么跟战友们道别的吗?piu piu保重,piu piu小心。

他还是那个幽默风趣的刘黑仔,只是因为见过太多生离死别而更珍惜面对面的告别。

时局动乱,和平未知,谈什么儿女情长?

他说:加入短枪队,我就没有想过活着出来。

他不敢说爱,告别,活着告别,是那个时代最珍贵的礼物。

深深相拥,深深祝福。

她说:胜利再见!

明月几时有,上高楼,何时才是团圆时候?

所谓告别,是再见,可再见又没有约定时间。那段年月的告别,真诚的只剩一个拥抱。

你还记得,和爱的人是怎样告别的吗?你知道那句“再见”背后是再也不见吗?

世上无不散的宴席,太多的承诺反而让日后的分别显得有点尴尬。

我们,若愿永远,便努力到永远;若不能永远,倒不如像刘黑仔和方兰一样,来一场好好的告别,留点回忆作珍贵。

关于方兰、锦荣和刘黑仔,我们不去考虑方兰会跟谁在一起,在那个追求和平的动荡年代,“家”、“爱情”都显得很渺小,不是吗?

相遇、重逢与告别,是时代的主旋律,总会告别,做个好点的仪式避免心疼。


三、这里有很多事情,你永远不会明白

锦荣被日本大左逼迫七步成诗。

明月几时有,月如钩,何人相约黄昏后。明月几时有,月当头,何解一段离愁。明月几时有,上高楼,何时才是团圆时候。

动荡岁月,家国恩仇,儿女情长抛脑后。

锦荣想有个家,娶心爱的女子为妻,然而时势混乱,有志男儿自当挺身而出。

明月几时有,上高楼,何时才是团圆时候?

他向往团圆、向往自由、向往爱情,但是直到死前被大左用刀划破双腿,也没有跪下屈服于日本人所谓的自由。

日本大左再怎样学习中国文化,吟唱“明月几时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也不会明白何为团圆时候。

是啊,锦荣对大左说“这里的很多事情,你永远不会明白。”

明月几时有,上高楼,何时才是团圆时候?

这些事情,我们称之为“信仰”,信仰国家、信仰自由、信仰团聚,当信仰被外人用残忍的手段侵蚀时,我们又怎会相信这是信仰的交流、文化的沟通?

所以,最后大左举起酒杯想与锦荣共怀友情时,锦荣嗤之以鼻,哪来的朋友,朋友会剥夺朋友的信仰、强占朋友的土地?

幸而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文化的交流不必被烙上“汉奸”的字眼,影片结尾出现音乐指导久石让的字眼,也是更多了一份大度与融合。

当然,这份中日文化的交流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时的不屈,与现在的融合,让我有了我的信仰,让我更爱我的国家!


四、对不起,我连累了你

方兰的母亲,一个十足的市井妇人。

茅盾夫妇将离开出租屋时,她想用几块糕点挽留他们多住些时日,她好多些银两买吃食。

但当得知他们去意已决时,笑着说:我想这些你们也不吃的吧。

方兰刚加入地下游击队时,方母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死活拦着。

她说:你这么瘦啊,怎么打日本人。死不重要,不要连累队友呀。

明月几时有,上高楼,何时才是团圆时候?

一句玩笑话,不知方兰是否记在心上,方母不愿麻烦他人的个性却尽现,让这个市井妇人更添了一份勇敢。

渐渐地,方母见女儿等人为了和平全策权力,她也想贡献出一己之力。

她亲自上路送秘密情报,无奈被日军识破,押至牢笼。

深陷囹圄,严刑拷打下的她,与之前的形象如脱胎换骨般,她像个英勇的战士,捍卫祖国的主权。

皮肉之灾下的方母,甚至连站立的力气都没有,日本人却让她挖自己的坟墓。

同样将死的张咏贤拿起罐子帮着铲土,方母说:对不起,我连累了你。

子弹穿过了她们的额头。

明月几时有,上高楼,何时才是团圆时候?

生命,如此脆弱,却又无比坚强。那个时代下的小人物,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信仰与正义,他们对和平的向往超越一切,是蜕变更是重生!

说不好,是时代给了他们化茧成蝶的意义,还是,他们给了这个时代前进的动力!


茅盾先生在《黄昏》中的描述,方兰第一遍读是明快,第二遍读是沉重。

“风带着夕阳的宣言走了。像忽然熔化了似的,海的无数跳跃着的金眼睛摊平为暗绿的大面孔。远处有悲壮的笳声,夜的黑幕沉重地将落未落。不知到什么地方去过一次的风,忽然又回来了。这回是打着鼓似的:勃仑仑,勃仑仑!不,不单是风,有雷!风挟着雷声!海又动荡,波浪跳起来,轰!轰!在夜的海上,大风雨来了!”

夕阳、海的金眼睛、悲壮的茄声、夜的黑幕、不知到什么地方去过一次的风......你们还好吗?

明月几时有,上高楼,何时才是团圆时候?

夜的海上,明月初上,哪怕大风雨,又怎样?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相关文章

  • 《明月几时有》何时才是团圆时候

    明月几时有,月如钩,何人相约黄昏后;明月几时有,月当头,何解一段离愁;明月几时有,上高楼,何时才是团圆时候。 许鞍...

  • 明月几时有,上高楼,何时才是团圆时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诚然,因为电影名,我更多的是从感性视角去理解这部影片。我们见过太多家国情怀下的抗日画面,...

  • 明月几时有,何时才时团圆时候

    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正式落幕,除了古天乐众望所归凭借《杀破狼·贪狼》中的精彩演出拿下了影帝,许鞍华导演的...

  • 观《明月几时有》有感

    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月如钩,凭栏眺,何时瑞雪压秋霜。 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天似牢,柳上梢,何时艳阳照春草。...

  • 明月何时有

    作者:宜克 2015年09月27日夜 2019年11月27日夜修 都问明月何时有? 明月何时来? 风说了算 明月何...

  • 何谢明月情?

    明月何时有?明月月月现, 中秋月情重,招呼人团圆, 月圆人千里,返乡共婵娟, 何谢明月情,把酒向青天。

  • 减字木兰花

    忽然萧生,天涯不既告乃翁。君有几迟,亦然星辰阑珊风。 夜来已久,玉盘明月何时有。影晁长朽,外上银竹...

  • 中秋

    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

  • (团圆)明月别枝何时归

    文/月中山 那是怎样的一袭白衣,穿着白衣的少女又是怎样的动人,她微微半阖的眸光,正盯着右手燃起的一张薄纸,那未燃完...

  • 听《明月何在》 - 草稿

    明月何时在,人在何时有, 月下饮独酒,浊酒伴相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月几时有,上高楼,何时才是团圆时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ldo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