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接到黥布小胜的消息后,便决定了全军火速渡河。
战争是瞬息万变的。不能通透的把握战争动态就只能面对灭亡。项羽的全军火速渡河决定,正是基于这种战争规则做出的变化。
巨鹿是一个大的冲积平原。适合进行大规模的会战。章邯选择这里是一个明智的决定。秦军势大,有兵力上的优势,有粮草补给上的优势。如果进行大规模的会战,抗秦军因为是没有统一组织的分散联盟,所以战争一旦打响秦军会在小范围内快速形成人数上的优势。以优势兵力对抗秦军进行分割包围,逐个歼灭。
这应该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可惜因为苏角的战争浅见,使他的计划全盘落空。
黥布在这点上则要优于苏角。取得短暂的胜利后,他可能已经意识到了即将面临的危险,我管这种意识叫做:战争直觉。这种直觉有先天的因素,但更多的后天的培养。只有不断的分析战争,总结战争,才能在战争中不断培养这种直觉。等这种直觉深入肌肤,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后,它才会追随终生,并能在各种危险的境地,告诉你即将到来的危险,而防患于未然。所以,他才能保持与主力部队的联系,所以,有时候这种联系才绝不能将它看作单纯的军纪军法的约束。
项羽决定渡河。但怎么渡?却又有一个问题。
依据当时的情况来看,楚军全军渡河至少需要一整天的时间。这包括辎重,马匹,兵员等等物质。
那么用一天的时间渡河是否可行呢?
显然不行。
黥布孤军深入,成功破坏了秦军甬道,完成了预期的任务后,开始建立临时堡垒,做好了迎接秦军猛击的准备,并打算等楚军渡河后,从南方会合项羽夹击秦军。而苏角这时也已集合完毕五万大军,做出了反扑的态势。
黥布能否坚持一天成了决定战役胜利与否的关键。
能。则为楚军赢得了宝贵的战机,为各个击破秦军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
不能。则黥布军被苏角军全歼,使秦军有了喘息之机,能够腾出手来,优裕的打击秦军。项羽虽强,但一旦黥布败亡,势必会形成被秦军半渡而击的局面。这种局面如果形成,楚军的楚境可想而知。
项羽敢赌黥布定能坚持一天吗?
他不敢。他输不起。
他杀了宋义。重新夺得了楚军的军事领导权,但他同时也将自己逼上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他必须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楚军是个联盟体系。各元老贵族各有势力。如果项羽战败,在杀了怀王分封的实际统帅宋义的前提之下,他们势必抽回自己的力量,形成釜底抽薪的局面。
这种局势,对项羽而言是个灾难。而对各元老贵族而言,大不了他们再集体推选一个新的军事统帅,重新部署对秦作战。
这重重因素势必逼迫项羽做出一个伟大的决定来。
事实证明他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也正是这个决定奠定了项羽在中国战争史上的地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