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书《心流》

听书《心流》

作者: 初心BW | 来源:发表于2020-11-19 23:31 被阅读0次

20世纪末,积极心理学在学界掀起了一场革命,它质疑心理学不应该只关注病态的心理问题,认为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幸福)也是非常重要的。在2000年1月,马丁·塞利格曼和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发表了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而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下文简称米哈里)更是凭借其心流理论,为积极心理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关于本书的内容,社会学家郑也夫在序言中总结得很妙,他说:“米哈里在本书的全部研讨都是在证明幸福不是人生的主题,而是附带现象。幸福是你全身心地投入一桩事物,达到忘我的程度,并由此获得内心秩序和安宁时的状态。”

心流能带给你的,不只有幸福感,还有价值更高的东西。

人何时最幸福?

心流,是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这种体验本身会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

为了精确地分析幸福的感觉以及这些感觉形成的原因,米哈里针对大量案例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数百位艺术家、运动员、音乐家、棋坛高手以及外科医生,他们都以自己喜爱的活动为业。(这些研究对象是本书大量结论的依据,后文将反复提及)根据他们的陈述,米哈里在“心流”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最优体验的理论。

什么是最优体验?当你处于最优体验时,你会感到无比欣喜,觉得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动,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被莫名其妙的力量牵着鼻子走。它是一种你渴望已久的东西,在追寻理想人生的旅途中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米哈里发现:幸福并非瞬间发生;它与运气或概率无关,用钱买不到,也不能仗势巧取豪夺;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纵,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界的诠释。

实际上,幸福要靠个人的修持,事先充分准备、刻意培养与维护。只有学会掌控心灵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具备了这种能力,也就相当于接近了幸福的境界了。

通往幸福蜿蜒曲折的路径从控制意识开始。

米哈里在研究中发现,所有心流活动,不论涉及竞争、投机还是其他形式的体验,都有一个共同点:它带来一种新发现、一种创造感,把当事人带入新的现实。它促使一个人有更好的表现,使意识到达过去做梦也想不到的境界。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们假设下图代表某种特殊的活动(你可以把它联想为你最常在做的事情)。字母A代表你,图形显示的是你做这件事时经历的四个阶段:

处于A①阶段时:你刚刚开始做这件事,不懂任何技巧,挑战也很容易。

随着时间的流逝,你进入了A②阶段:技巧增加,挑战不变,你开始感到厌烦;或者进入了A③阶段:挑战增加了,技巧却没有进步,此时你会感到焦虑。

普通人停留在这个状态,或许就会放弃,而你听过了《心流》,作出了更明智的选择:

A②阶段的你:增加对自己的要求(即挑战增加),你很快就感受到做这件事的愉悦感。

A③阶段的你:通过练习,提升了自己的技巧,轻松胜任高难度挑战,让你感到非常自豪。

因此,心流的关键在于成长,它让自我变得更复杂,更与众不同。

一个能从生活中找到乐趣的人,和一个被生活压垮的人之间的差别,无非是外在因素的综合和个人对这些因素的阐释,也就是由他把挑战视为威胁或行动的契机所造成的。培养这样一个自我的规则很简单,直接源于心流的构成要素,可以简略地归纳成以下几点:

1.确立目标。要体验心流,先得有一个清楚的奋斗目标。

2.全神贯注。学会在行动的机会与本身具备的技能之间取得平衡。集中注意的能力越强,投入就越容易。

3.避免过于自我。一个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只谋私利的人,自我或许觉得很安全,但是跟一个愿意为了互动而投入周遭活动的人相比,前者的自我显得非常贫瘠。

4.从当前体验中寻求乐趣。能控制心灵就能使周遭发生的事情成为乐趣的来源。

自得其乐的性格,不仅是先天形成的,还会受到后天家庭环境的影响。

芝加哥大学的一项实验中,凯文·拉森德发现,亲子关系属于某种类型的青少年,在大多数情况下,比没有这种关系的同伴更快乐、满足而坚强。有助于产生最优体验的家庭环境具有五个特征:

第一是“清晰”,青少年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在家人互动关系中,目标与回馈都毫不含糊。

第二是“重视”,孩子觉得父母对他们目前所做的事、他们具体的感受与体验都有浓厚的兴趣,而不是一味巴望他们将来念一所好大学,或找一份高薪的工作。

第三是“选择”,孩子觉得自己有很多选择,包括不听父母的话——只是他们准备好自己承担后果。

第四是“投入”,亦即让孩子有足够的信心,放开自卫的护盾和自我意识,全心全意地做他感兴趣的事。

最后是“挑战”,也就是由父母为孩子安排复杂渐进的行动机会。

相关文章

  • 听书:《心流》

    1.引入“熵”这个物理概念,指一种混乱状态。生命现象是一种反熵现象,如光合作用,是从物理的无序进入一种生命内心的秩...

  • 听书《心流》

    心流,是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作者还在在“心流”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最优体验的理论...

  • 听书《心流》

    20世纪末,积极心理学在学界掀起了一场革命,它质疑心理学不应该只关注病态的心理问题,认为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幸...

  • 听书《心流》

    早上听得到一本书两次《心流》,到底什么是幸福?当你在心流的状态下就是幸福时刻,什么是心流?当你全情投入、废寝忘食,...

  • 听书《心流》

    我们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幸福,可是幸福又无法被度量,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的分散,最后发现自己正与自己所追寻的东西背道而...

  • 听书《心流》感想

    本周听了《心流》这本书,我还是学到如何培养幸福感,总感觉还是满满的收获和幸福的体验此刻。我很有收获,我想在今后的人...

  • 《心流》--听书笔记

    鉴语:你是否有过这样一种体验?迎着风慢跑,坏心情随汗液排出了体外;地铁上,读到一本好书,竟然坐过了许多站;某天上班...

  • 《心流》听书感悟

    如何才能幸福: 做自己意识的主人,才有幸福可言 不要以社会的奖赏为目标,而要以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作为目标。 我们自...

  • 《心流》听书笔记

    一、什么是心流? 心流,是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这种体验本身会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

  • 《心流》听书有感

    今天早晨阳光明媚,宝宝醒的也早,我们起床洗漱完毕后,我出门完成2km的慢跑,期间收听樊登读书会对《心流》一书的精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书《心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jr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