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先秦至汉代的茶人之王褒

先秦至汉代的茶人之王褒

作者: 饮哲 | 来源:发表于2019-05-27 14:14 被阅读0次
王褒(前90年—前51年)

蜀郡资中(今四川资阳)人。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与扬雄并称“渊云”。宣帝时为谏大夫。公元前59年,他在《僮约》中规定:“烹茶尽具”、“武都买茶”等。把煮茶、买茶作为家奴必须完成的劳役,说明茶叶在汉代已成为市场交易的商品和民间饮品。
王褒少孤,家贫,事母至孝,以耕读为本。桑梓墨池就是他洗笔砚之处;县城南书台山,便是他另一个攻书的地方。他精通六艺,娴熟《楚辞》而作《九怀》初露才华。尔后,他游历成都、都江堰市等地,博览风物,以文会友。

汉宣帝时,益州刺史邀他作客,在此期间,他写下了《中和》《乐职》《宣佈》诗,主人命僮子依古乐演唱,大为成功,由此声名四播。在刺史的举荐下,得到宣帝的召见,他先作“待诏”的清客,旋擢谏大夫。

《僮约》出现的背景是,

在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年)正月里,王褒寓居成都安志里一个叫杨惠的寡妇家里。杨氏家中有个名叫“便了”的髯奴,王褒经常指派他去买茶买酒。便了认为王褒是外人,替他跑腿办事很不情愿,又怀疑他可能与杨氏有暧昧关系。有一天,他跑到主人的墓前倾诉不满,说:“夫买便了,单望家门里外,无他需。”意思是大夫您当初买便了时,只要我看守家里家外,并没要我做其它的事,现在居然还为其他的男人去买酒。王褒得知后,非常气愤,就想找便了出气,思来想去,最后决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以一万五千钱汉币从杨氏手中买下便了为奴。便了跟了王褒后,心情极不快乐,但也无可奈何,但他还是在写契约时向王褒提出:“既然事已如此,您也应该向当初杨家买我时那样,将以后凡是要我干的事明明白白写在契约中,要不然我可不干。”王褒便将作品《僮约》一挥而就,便了见了痛哭流涕向王褒求情说,如是照此干活,恐怕马上就会累死进黄土,早知如此,情愿给您天天去买酒。

王褒就在这不经意中,为中国茶史的发展考证留下了极为重要且又详细的一笔。

《僮约》中有两处提到茶,即:“脍鱼炰鳖,烹茶尽具,已而盖藏。”和 "武阳买茶,杨氏担荷”。“烹茶尽具”是讲煎茶时要同时准备好洁净的茶具,用以品饮,“武阳买茶”就是说要赶到成都南面的一个茶叶集散地武阳(今成都以南彭山县双江镇)去买回茶叶。

《僮约》首创三大先河,

一是古人的劳动用工合同,二是指明了茶叶茶具茶市场,三是表达了古人的文章还可以这样写。😄

相关文章

  • 先秦至汉代的茶人之王褒

    王褒(前90年—前51年) 蜀郡资中(今四川资阳)人。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与扬雄并称“渊云”。宣帝时为谏大夫。公...

  • 先秦至汉代的茶人之晏婴

    《晏子春秋》载:晏婴食茗为常。陆羽《茶经·七之事》:“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戈、五卵、茗菜而已。”当时茗(...

  • 先秦至汉代的茶人之华佗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 名旉(fū),字元化,汉未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医学家,与董奉、张仲...

  • 最美中国娃娃1---汉•曲裾(含步骤教程)

    曲裾,又称曲裾深衣或绕襟深衣。 是先秦至汉代常见的服饰。 在汉代,男女均可以穿着曲裾,行不露足。 临摹原图来自《最...

  • 从猛将吴起到雍正皇帝,变革者皆下场凄凉,原因只有一个

    自古以来的改革派,或身死,或名裂,鲜有好下场者。先秦时,有楚国之吴起,秦国之商鞅;秦之后,有汉代之晁错,宋代之王安...

  • 《周易开讲》——汉代易学的盛况

    汉代易学的盛况 中国经学从先秦发端之后,在学者群中日趋盛行,不断发展。至秦代焚书坑儒,诸经的传授横遭重挫,经学历史...

  • 白马非马?——中国哲学的诡辩术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汉代以降,独尊儒术。自此儒教成为显学,配合释、道,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撑。然而在先秦诸子中...

  • 1.1.2.6 货殖列传6

    6.汉代的《发财图》之三楚与夏 从先秦到汉代,江南地区仍是开发不多的贫瘠之地,远不如今日江南、两湖富庶,至于两广,...

  • 2016.4.18  《美的沉思》

    天圆地方—汉代的形上美学 如果说汉代儒家的美学有一个秘密,那恰恰是兼容并蓄地包容了先秦各派的观点。 而立足在自己方...

  • 锻造心情

    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在汉代被称为“风骚”,大概“风”“雅”“颂”主要以“风”为主,而《楚辞》则以屈原的《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先秦至汉代的茶人之王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ohh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