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杀慕尼黑观影

作者: 王路_广州 | 来源:发表于2019-11-02 07:51 被阅读0次

新近看了一部很好的电影《绝杀慕尼黑》(豆瓣评分8.3),该片俄罗斯电影,影片节奏情节紧凑,据说普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而且也是俄罗斯本土票房最高的电影了。影片基于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比赛中苏联男篮第一次击败美国男篮获得奥运会的冠军。虽然后面延长时间的判罚存在争议,美国队却因为第一次的失败,失去应有的风度,没有出现在领奖台上。

当年绝杀美国队的队员们

该历史电影在比赛和大历史事件还原真实,但在细节上也没忘自黑一下子社会~主义老东家~苏联。比如教练的孩子患病只有到欧洲去治疗。但历史事实是,教练的孩子是脑瘫,在哪里即时是现在,基本上也是没辙。立陶宛队员在叛逃的最后时刻,想到要和兄弟们在一起比赛。但实际上,立陶宛队员后面成了苏联队的队长,一直忠诚于我党,我布(布尔什维克)。据说后来不少队员的家属把导演告上法庭,也是觉得为黑一下苏联,写得也太放飞自我了。当然,还有一些苏联队员的止痛药不齐全,各方面水平落后(也许部分是真实的),也就只当一看了之了。新近体育总局及其推崇该片,发文要求学习,包括昨天组织U18小将观看等

不过电影所揭示的那场惊心动魄的决赛,基本在影片中非常真实的反映了出来。为了还原比赛细节,整个团队将当年的比赛实况钻研了300多次,最后的呈现出和比赛基本上完全一致的效果。苏联开场打乱美国人节奏,美国人慢慢适应,比分逐渐追赶,电影中40分钟的比赛全是燃点,看着比分一点点迫近,美国队的贴身紧逼,苏联队员的受伤倒地,一次次冲击观众的神经,美国最终超出,本来美国队已经获胜,后面由于计时器故障,“破例”最后给了苏联人三秒钟,被苏联人一击而中,一分优势实现了逆转。美国男篮遭遇奥运会首败。这场比赛的最后三秒出现了巨大的争议。美国队两次庆祝夺冠最后却丢掉了冠军。

惊心动魄最后一球

后续的故事情节,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苏联队第一次战胜美国队之后,1988年汉城奥运会,苏联篮球队又一次在半决赛跟美国队相遇。此前他们曾经互相缺席了彼此两国召开的奥运会,也让这场“仇人相见”延迟了许久。最终,苏联队以82:76的成绩领先6分,再次击败由全美大学篮球界精英组成的美国男篮,这一场不折不扣的完败,让美国人意识到,也不能再靠大学生球员一统天下了,加之奥运会职业化的大背景,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球迷才有幸欣赏到所向披靡的“梦一队”风采。Nba第一次登上了奥运及国际篮球比赛赛场。

美国队早晚有一天会被打败,我觉得最好是输给我们

相关文章

  • 观影《绝杀慕尼黑》

    今晚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看了一部6月13日在中国上映的俄罗斯影片,本片2017年就在俄罗斯公映。 该片讲述了发生在1...

  • 绝杀慕尼黑观影

    新近看了一部很好的电影《绝杀慕尼黑》(豆瓣评分8.3),该片俄罗斯电影,影片节奏情节紧凑,据说普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

    这个夏天,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俄罗斯影片《绝杀慕尼黑》开始在中国上映。整个观影过程,心中充满激动。新上任的国家男篮队...

  • 【观影感】“绝杀慕尼黑”观后感

    团结就是力量! 体育可以凝聚民族,最后的比赛看得我满身出汗。毛熊威武!!!这就是篮球,这就是体育!这就是奥林匹克!...

  • 【柱子七彩早餐】观影《绝杀慕尼黑》

    电影《绝杀慕尼黑》,经典再现了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中,前苏联篮球队在比赛最后3秒钟反败为胜打败了保持了3...

  • 绝杀慕尼黑

    真切感受了体育精神,这个有一种把人们从无力感中重新点燃的感觉,感叹专业技术的力量

  • 绝杀慕尼黑

    《绝杀慕尼黑》的故事发生在1972年,《光荣之路》的故事发生在1965年前后。两部电影都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也就...

  • 绝杀慕尼黑

    周末去看电影,在网上选了好久,由于追龙2口碑不好,最终发现绝杀慕尼黑这部影片在猫眼上9.6分的好评,加之吴京在微博...

  • 绝杀慕尼黑

    看了电影绝杀慕尼黑,我觉得这部电影给我们很好地诠释了一种精神,不到最后一秒绝不放弃,始终对自己拥有强大的信心...

  • 绝杀慕尼黑

    不知道我看的电影是阉割了还是怎么,片中并没有提到加兰任教练的出身,以及他为何那么屌。或许因为它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绝杀慕尼黑观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olc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