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原千里无沃野,五百山峦五百沙。
西原,贫瘠之地,北接北敕国边境,兵燹不绝。
但是临近年关,西原的总府萤州看起来也一片熙攘,街边店铺林立,集市人来人往,东部的绸缎,西部的牛羊,甚至还有鱼虾。居然还都卖得不错。
路上,两位须发皆白的老人遇见了,唠唠家常,又感叹道:“都沾了西原王的光,安稳了这几年的光景。”
西原百年混乱,人如蝼蚁。八年前,西原王解郁横空出世,一统西原,震慑北敕国大军,稳住边疆;开通边境,南达南季国,西通百伦帝国,络绎不绝的商旅,让死寂的西原活了起来。
2
解郁在西原王府大厅, 看着退回来的礼品单,他已过而立之年,多年征战,气质冷峻,听着手底下人回复,面无表情。
旁边的小将刚跟随他半年,正是年轻气盛,看心中的大英雄西原王被人落面子,怒气迸发,咬牙切齿骂道:“不识好歹,不过群酸儒,我现在就去十里薤谷,让他们长长教训。”转身就往厅外走。
解郁怒喝:“你敢!”
晚上,解郁梦到了以前。
二十几年前,十里薤谷住着当世大儒李璟,李璟的夫人即将临产,因为第一胎,李璟很担心,前往好友家请大夫,在路上捡到一个全身溃烂的小男娃解小三,领回了家。
李璟夫人生了个女儿,乳名叫小十。小十百日的时候,解小三有了正式的名字,解郁,并开始跟着李璟读书。
小十的身体不太康健,有气短之症,平日大家勤于照看,也平平安安的长到了十岁。小十开朗活泼,每天找父亲读会儿书,找母亲做会儿活儿,也一定要找哥哥玩一会儿。
李璟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来求学的人络绎不绝。当时的西原守备亲自上门邀请李璟出山,被李璟拒绝。解郁跟随老师读书多年,聪慧有谋,早有建功立业之心。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解郁正是少年,胆比天大,为了让老师能够出山,私自哄着小十,前往守备治所萤州玩耍。只等老师找到萤州,改变想法。
可是小十没能到萤州,永远留在了路上,她哭着要父亲,要母亲,可是没有,只能看见被人压住头颅的哥哥,在被无情的鞭打。
“哥哥,我……我喘不过气来。”
……
3
解郁猛然坐起来, 随即清醒过来。
那勾结北敕人的守备已经被他砍了,再也不能为恶。
正在此时,外面的卫兵敲门而入,焦急禀报:“大王,接到战报,北敕国已经越过石步山。”
石步山南就是十里薤谷。
危矣!
最快的马,最好的骑士,在夜里疾驰。
到山谷口,已经能看到堆堆火光,扑鼻而来浓烟的味道。北敕人习惯屠城,屠村,之后放火烧毁。
解郁如坠冰雪,心神俱裂。
此生已过三十载,幼时家贫,被父母舍弃。老天开眼,被老师带回十里薤谷,精心教养,读书明理。这些年,风餐露宿,枕戈待旦,一直孤身一人奔波在战场。多少回生死之间,一想到还有十里薤谷,老师还在,就觉得舍不得死,我还有家,这一生还有归处。
“如果十里薤谷也不在了……”
解郁直视前方,大声发令:“杀!”
4
十里薤谷之战,杀敌军2万,西原王身先士卒,战后力竭陷入昏睡。
解郁醒来已经回到西原王府。
他起身唤人,却看见老师李璟从门外走进来。
现在李璟已经年近5旬,两鬓微霜。屈指算来,师徒二人已经十五个年头未见。
解郁跪倒在地,拥兵百万的西原统帅,哽咽地几乎口不能言:“老师……”
李璟望着他,就像小时候带着他读书一样,目光温和,语调坚定:“十里薤谷已经烧毁,我带弟子以后常住萤州城内。你的师兄师弟,有大才者不少,自愿为官为民请命者,你可挑选使用。”
此时师母走进来,还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眼睛像李璟一样明亮。李璟把小姑娘叫到自己跟前,指着解郁说:“十一,这是你的哥哥。”
解郁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哑着嗓子说:“我一定看护好妹妹。”
5
西原王经常带着一个小姑娘,有时间,就亲自教她读书,也教骑射。
世人皆误其为父女,然偶听小姑娘称呼西原王为哥哥,引发一阵猜测。
西原王并不多做解释。
小十一与他感情亲厚,与亲兄妹并无二样。
西原王在位三十年,文武皆重,天下大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