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网上看过这样的flag,“今年我一定要把自己嫁出去。”当时看到了这句话,心中一颤,内心有一种感觉,难道我们的婚姻真的可以用诸如目标,甚至利益,这种工具理性来衡量吗?与其说,它是一种工具理性,但我更愿意说这更多表达的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是对自我的开放,向他人的敞开。
继续深入思考,爱情是否是缘分的结果还是主观建构的产物,如果是缘分,那么这暗含了宿命论的观点,它虽未到来,但已成事实,那么,就也不需要人们在苦苦追寻爱情,只需默默等待它的到来就行了;而如果爱情是主观建构的,那么这种爱情给人的感觉已经丧失了某种活生生的本真的东西,它的纯洁性已经沾染上了世俗的气味,如果是这样,爱情本身也从中消失了,那么我们不追寻也罢。
显然,上面的两种观点和态度都有失偏颇,前者不食烟火,随意而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人丧失了某种主动性,其主体性也丧失殆尽;后者将感情进行理性算计,人也变成了效率的工具,此时,人也丧失了人最本真的东西。
那么真正的爱情是如何产生的呢?大概,爱情这件事情发生的方式既不是纯粹的宿命,也不是完全的建构,而是在命运的安排下与对方相遇,然后经过长久的陪伴,日久生情,双方通过共同经历的积累来逐渐建构亲密关系。我想,最好的态度应该是既不执着,也不消极,而是在生活中自然的遇见,并用心去的去经营。
凡事都有三个方面,你的一面,我的一面,以及事实真相的一面,这里面没有人撒谎,只是立场不同而已。——《李春天的春天》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有一件事情发生了,那么,这件事情就已成了事实,它是无法被改变的,但是这个事实是如何发生的,它的因果关系如何,这就千人千面,因人而异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