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世人不住地感叹世事艰难。初毕业的大学生找工作难,投出去的简历不可胜数往往石沉大海,很少能有回音;即便有一两家回复,面试环节,才发现招聘单位的门槛能有多高,常常是满怀希望而去,灰头土脸而归。中年人感叹钱难挣,能够掌控高新技术的人才毕竟是少数,多数平常人只能给人打工,不得不早起晚归苦度春秋,一个月下来,三四千元的薪水只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繁多的开销与捉襟见肘的收入,常常令人处境窘迫,节衣缩食成了日常生活的常态。
上了年纪的老人,感叹看病难。人至暮年,身体肌理状况经常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疾病多困扰着人们,看医生成了此类人群难以摆脱日常琐碎。县城医院医生亲历诊断的病例少,问诊经验不足;开刀动手术的功底,更是让人不敢恭维。无奈只好前往大都市名医院就诊,排队看病的人一眼望不到头,排个专家号更不知需等到猴年马月。
于是,人们纷纷慨叹世事艰难。年轻人找工作难,时人挣钱难,病人看病难。真的如此吗?不妨我与大家一起仔细分析一下,当前的人们面临的境遇,真的像人们感叹那般不堪吗?
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他们将就业立身的目光统统会聚于一些大都市里,而且眼中紧盯着都是一些所谓的“高大上”职业上。考公务员成了众多毕业的首选,上百成千的人共同去竞争同一个工作岗位,如此去找工作、规划人生怎能不难。反观,三四线城市的公司、企业,急需一大批有文化、掌握现代科技的人才,却无人问津。年轻人不是工作难找,而是找工作的眼光太高,笃定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再看看,挣钱难一说,是否属实。就拿我居住小岛城来说吧,人们走在见上,遇见的环卫工人都是清一色的异地口音;走进街道两侧的旅馆、饭店或者劳保用品门市,从业者也都是外地人的身影。有人会问,肯定本地常住人口生活富裕,手头充实不缺钱吧。恰恰相反,小城居民多是城中的村民,很多人每月除了几百元保障性养老金外,并无其他收入,可以讲生活相当拮据、窘迫。但他们碍于面子,不屑赚出大力、熬时间的小钱。有此想法,有无其他拿得出手的技术,钞票又怎会跑进你的腰包里。
最近,从网上浏览到一则报道,记叙了港城一退休女工,凭借包水饺的手艺,月收入上万元的新闻,闻此真令人激动不已。从报道中了解到,此女工心灵手巧。她调制的饺子馅,入口汤汁四溢,味道鲜美,回味无穷。品尝一次,便令人难忘,其他同类店铺便黯然失色。回头客多,每天前来购买者络绎不绝。并且,由于历经数载历练,她包饺子的速度极快,常让亲历者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有人会说,月收入上万元还值得拿到台面上炫耀显摆。有的青年人,找到了高薪职业,一个月的住房公积金就七、八万元多。是啊,一位普通的女工,无论在文化素养,还是在高科技领域都无法与高知识人才相提并论,但她仅凭自己的一技之长,将单一卖水饺小摊办成了自己的事业,就不得不让肃然起敬。
此举正验证了一句俗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多数成年人都会调制馅子,擀制饺皮,捏成饺子。城市乡村,宾馆小店,提供水饺服务的场所不少,但像这位女工一举成名者,却是屈指可数。笔者赞赏她做事精益求精的精神,其最终目的,就想借此文章,弘扬朴朴实实的处事风格,倡导扎扎实实的工作态度,持守坚持不懈的人生理念。
好高骛远,往往会导致人生迷茫;量力而行,常常让感觉步履轻松;持之以恒,常让人惊喜连连。一天完成一项工程,可能是天方夜谭;一月盖起一栋房子,应该问题不大;一辈子专注于一项事业,如果有日日的坚守,人生岂能不风光无限辉煌常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