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二次投稿被拒了。
投稿被拒后,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沮丧。认真想想这次投稿被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我来简书一个月了,前面写的几篇文章都被收录了。还有第一篇我并没有向任何专题投过稿,竟然也被一位老师收编到一个专题里面。
初来简书时,凭的是一片赤诚和心中对文字的渴望。写的文章都是一气呵成,并没有过多的修饰,和改动。那么这些文章为什么能打动那些编委的呢——
我的文字功底不好,读的书也不多;唯一能打动编委老师的应该是真情的流露。因为有些意念在我心中憋了很久了。就像洪水,当它积聚到一定的程度,一旦打开缺口就会峰涌而至、水到渠成。这样的文章读起来就像成熟的瓜果,不管外观美丑,口味都很纯正。
最近我比忙,每天都出去应酬。回到家里打开手机一看,我好多天没更文了。我就急忙写起来。写的还挺认真,写完就慌着投稿,投完忐忑不安地等着。有空点开手机看看,有没有被收录,有没有点击量。
结果,最近写的几篇文大部分都被拒稿了!
有时候太刻意为之的一些东西,都不甚美好——
比如没有成熟的瓜果,用药物催熟了,外表很光鲜,吃起来味道生涩。
写文章也一样,有时候也有写的意念,但是不甚成熟。刻意的写出来,尽管斟词酌句,读起来给人的感觉却是生硬的。
思如泉涌、思绪如潮……这些词汇很好的诠释了写作的意境。
我认为:写文就是一种自我放空的过程。这中间不能夹杂太多的念头。让心中的意念自然的流淌,才是写作的正确方式。
如果没有想写的意愿,就不要再写了。写的东西自己看了羞涩,编辑老师看了为难。
想想自己来简书的目的就是因为喜欢写。没有人规定,我一定要写多少。多久更文一次才合格。看到那么多的日更达人,我确实有压力。生怕自己写的少了有负喜欢文学的初衷。静下心来想想——
不认真、盲目的、草率的写文才是对文学的亵渎。为写而写,写不出好的作品不说,自己心里也不痛快;比如排便,憋的久了,排出来才酣畅淋漓!原谅我粗陋的比喻,我前面说了,我读书不多,实在想不出既高雅又贴切的东西来形容。
被拒稿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从而正确对待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