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华与华方法华与华方法
《华与华方法》【112】消费需求是个坑,购买理由才是真

《华与华方法》【112】消费需求是个坑,购买理由才是真

作者: 华杉2009 | 来源:发表于2017-09-20 07:43 被阅读2558次

273、什么是购买理由?

购买理由是什么?它为什么重要?

你到一个货架前面,要买一个东西。你观察一下自己,为什么要买这个东西?人的行为不会是无缘无故的,尤其是你要掏钱出来的时候。如果没有理由,你一分钱也不会掏;如果理由足够充分,你会把所有的钱都掏出来。

现在你要卖一个东西给这个购买者,你一定要给他一个理由,为什么买你的。所以当我们在货架前跟这个购买者沟通的时候,事实上我们是要给他一个购买理由。

那么我们怎么去考虑这个购买理由呢?

274、品类价值和品种价值

我们考虑这个购买理由的时候,有两层因素:第一,叫品类价值;第二,叫品种价值。

什么叫品类价值呢?就是你卖的这个东西它属于哪个品类。你是卖酱油的,你的品类就是酱油,不是醋。你要确定你的产品确确实实是酱油,你要让消费者一眼就看到你是一瓶酱油。你的产品的形态要满足这个品类的特征。是酱油,它就应该是深褐色的,就不能是绿色的,不能是蓝色的。如果你卖一瓶绿色的酱油,消费者就不知道你是酱油,你的品类价值就失去了。如果你这个酱油是酸的,它不是咸的,那它也失去了这个品类的价值。所以当站到一个品类上去的时候,你必须满足这个品类的所有特征,必须是深褐色的,必须是黄豆做的,必须是咸的,必须香。

其实,在讨论标识设计时我们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为什么银行的标识一定要有一个铜钱的符号,就是在街道货架上,醒目的突出品类价值,告诉街上正在找银行的人,这里有一间银行!然后再去设计我这间银行的独特之处。独特,是在银行品类范围内的独特,你不能独特到不像银行了,那就把顾客的选择成本提高了。

品类价值能进入选择范围,但还不能成为购买理由。即使具备酱油所有的特征,它也不是购买理由,它只是你的产品能站到货架上的一个基础,只保证你不是一个骗子,不能保证你是一个生意人。当成为了一瓶货真价实的酱油了之后,你得到了一个和其他酱油站到一起的机会。

这个时候你要考虑第二层叫品种价值。就是你这瓶酱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和其他的酱油比起来你有什么优势,后面这一层才是你的购买理由。

我们再说回酱油。厨邦酱油,它的购买理由是“晒足180天”,这是一个工艺,强调这个工艺,它就成为了一个购买理由。为什么呢?这个要考察市场。因为现在的酱油市场,因为所谓的科技的发达,使得这个酱油的制作周期变短,制作方法变得所谓的高效。但是呢,作为一个传统产品,市场上大部分的产品失去了传统的工艺,为了追求高效,追求利润,放弃了传统工艺,酱油变得不好了,变成了勾兑的酱油,或者是不再通过日晒来酿造,而是通过化学方法加工,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面“晒足180天”成了一个强有力的购买理由。它是在告诉消费者我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传统手法酿造的。在此之前,市场上也有酿造酱油这个说法,也有品牌打了很多年广告说“阳光晒制”,但是“晒足180天”比酿造酱油更加有冲击力,比阳光晒制多了数字的魔力,就成了一个有力的承诺,成了一句超级话语,成了一句“有翼飞翔的话语”,长翅膀的话自己会飞!就一夜之间飞进了千家万户。

那么我们就看到,购买理由它是基于品类价值而又高于品类价值。

我们在做一个产品的时候,要去寻找购买理由的时候,首先要确定这个产品的品类。这个东西说起来很简单,但是我们往往不是忽略掉这一点,就是陷进去了。经常我们在讨论一个产品的时候,围绕这个产品的各种功能去讨论的时候,发现都在讨论它的品类价值。比如你在卖一本小说,你会很容易陷进去说“这本小说很好看,很精彩,很有悬念,很打动人”诸如此类的。当这样去描述你的作品的时候,你事实上是在说这个产品的品类价值。因为作为一个合格的小说,它就应该很精彩、很好看。

这个时候你在品类价值上进行诉求是无效的,你要找出它的品种价值。品种价值是什么呢?它拿了多少大奖,它全球销量多少,或者一句打动人的话,或者一个独特的知识点,《藏地密码》——“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小说”,它就是品种价值。

消费者在货架前的时候,我们要知道他像水一样,人的行为就像水一样。购买理由呢,就是制造洼地。购买理由足够强,水就自动地流进这个洼地。

275、购买理由与消费需求的区别

276、你不要去找消费需求,你直接给他购买理由

这里要有一个思考的背景。一个和购买理由相对应的一个词,叫消费需求。我们要注意到消费需求和购买理由这两个概念的距离。经常很多人会讲“这个产品满足了消费需求”,所以说它大卖了。我们也经常去寻找消费需求,去理解消费需求,去做调研。但是面对消费需求这个词,大家观察一下自己,你购买的所有的东西里面,什么东西是你真正需求的。

事实上,消费者需求的东西他她不一定买,不需求的东西他她不一定不买,家里太太经常买一大堆没用的东西回来,你问她为什么买,她说:“划算啊!”划算,不是消费需求,是购买理由。

消费需求是虚的,研究消费需求是务虚,购买理由才是务实。消费需求是个坑,购买理由才是真。消费者不知道他的需求是什么,你怎么调研?所有的商品都是企业家创造出来的,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你制造出汽车,消费者也没有对汽车的需求,还要过好多年,才能让大家接受。你去调研、迎合他的需求有什么用呢?不管是2C的业务,还是2B的业务,都不能让客户牵着走,因为你的价值就在于你能牵着客户走。

那么,你说!难道我们就不调研消费者了吗?我们不去了解他的需求了吗?

你注意到没有,在华与华方法消费者的四个角色——受众、购买者、体验者、传播者——里面,我们并没有分列一个角色叫“需求者”,华与华方法的消费者研究,就研究这四个角色,受众如何对我们的信息做出响应;购买者在货架中如何发现商品,找到购买理由;使用有何体验;之后他如何去替我们传播,不仅向我们买,而且乐意替我们卖。

今天中午,我下楼去吃午饭。我的需求是什么呢?我的需求是一个面包、一根油条、一碗拉面,还是什么?当我下去的时候,我的需求肯定不是一碗梅菜扣肉饭,肯定不是,因为我根本没有想过这个,我的需求是填饱肚皮。我只是走着走着看到一家餐厅。OK,为什么我走着走着看到了一家餐厅,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概念叫购买的便利性。走进去之后,我看它的菜单,看到了一碗梅菜扣肉饭,我的需求不是一碗梅菜扣肉饭,但是这个时候我买了一碗梅菜扣肉饭。

买梅菜扣肉饭最重要的一点是购买的便利性。第二这是我比较熟悉的一个东西,其他的什么三杯鸡啊,什么猪软骨啊,我都不熟悉,我就没买。

所以,消费需求是琢磨不定的,而且消费需求是非常非常虚幻的。你会发现你的所有的购买并非出于一个真实的需求。

我买了一件T恤,T恤是印了很多花。我需要一件印了很多花的T恤吗?我不需要。是购买的便利性让我和它之间有了购买的可能性。我们的购买基本上都不会是出于需求而购买,而是出于购买理由而购买。当我在买这个产品的时候,购买动力不是需求而是理由。

购买理由又是什么呢?购买理由它是一种心理上的打动机制。它就是一句话,这句话一说出,购买者心里就会被打动。

怎么样的情况下你能判断一句话能不能打动人呢?这又说到我们常说的要靠常识和经验,还有针对虚拟消费者反复的练习、模拟。这又回到我们前面讲的营销传播的基本原理——刺激反射:你给消费者一个信息刺激——购买理由,他她回应给你一个行动反射——买!

《华与华方法》【112】消费需求是个坑,购买理由才是真 《华与华方法》【112】消费需求是个坑,购买理由才是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知鱼茶室柯永旭:这篇文章对于写广告语是点睛之笔! 太多的人把笔墨浪费在品类价值里面了,不能跳出来找出品种价值,进而发掘出购买理由!
  • 刘明回农村:老师好,学习过。
  • 酒醒书香:食色性也,感动我们的不是饥饿,而是饥饿带来的痛苦。我肚子饿,我的需求是去吃饭,我可能在脑海里想过要吃什么,这是消费需求,但走到就近的一家店里发现那里并没有我想吃的,但是,我肚子饿,就近选择,这是便利性;服务员来问我吃什么,我说梅菜扣肉,服务员说店里刚上新了一道特色菜,然后就开始介绍,最后我点了那道特色菜,这是购买理由。

    购买理由在特定的条件下是可以推掉消费需求的,也就是购买理由存在不确定因素,它可以影响消费需求,便利性只是为了让我能尽快的满足我的需求。

    吃饭我觉得应该另当别论,因为购买理由打败了消费需求,最终我并没有选择梅菜扣肉而选择新上的特色菜,是因为我不论是选择梅菜扣肉还是特色菜它们都能满足我的需求:填饱肚子。

    我去一家服装店买衣服,因为我并不急,所以就不存在便利性,我可以慢慢逛;我今天想要买一条白色的裙子,那么我的需求就是白色裙子,进了店,服务员表示没有白色裙子,随后给我推荐一款新到的包包,新顾客五折,仅此一天,那么我最后买了这包包,这是购买理由,虽然可能用不到,但划算,并且仅此一天。

    所以,我个人认为,在本性的欲望(也许这个词用的不恰当)上,比如吃,购买理由是小于消费需求的,而在物质的欲望上是大于消费需求的并且可以影响后者。

    个人拙见
    华杉2009:@酒醒书香 谢谢这么长的评论。讨论问题重在切己体察,事上琢磨,我要怎么做。文义上比对,就没有对错。语言表达基于语境,都是因病发药,语境不同,药就不同
  • 李东锦:华老师,这篇文章个人还是保留自己意见,下楼吃饭购买的是便利性,而便利性也是需求的一种,去商场买了一堆用不上的东西回来,例如老婆买了一件她并不会穿的衣服回来,购买理由可能是销售员好话连篇她不好意思拒绝,而这个也是女人的需求的一种,她需要有满足感需要认同感,呈现的可以是衣服也可以是其它。
  • c2ddf024d523:这章精彩
    Andy_营销顾问:@正宗刚刚好 估计是华楠写的
  • 崔泡泡爱吹泡泡:购买理由,就是能够打动对方的某个点。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想要去买件衣服(需求,买衣服)却逛了半天没有买到合适的,因为没有打动我的啊!但是我可能买了其他本来没计划的买的东东,因为有购买理由,它漂亮,哈!
  • 81eebaf03ac5:华板,刺激反应,究竟人受到哪些刺激,对应产生哪些反应,有没有推荐的书,谢谢。
    acc4b6cef0c0:@81eebaf03ac5 看经典版的《影响力》
    我叫陈庆红:直接现场观察
  • 81eebaf03ac5:毛泽东所说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16字诀,实际上,是唯物辩证法在研究事物过程中的具体运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它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如果我们正确地运用它,就能够从现象看到本质,从结果看到原因,从偶然看到必然,从个别看到一般,从暂时看到永久。

本文标题:《华与华方法》【112】消费需求是个坑,购买理由才是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jn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