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斗争永远不能失去主动性和灵活性 | 读《毛选第二卷》部分章节有感

斗争永远不能失去主动性和灵活性 | 读《毛选第二卷》部分章节有感

作者: 舞英社 | 来源:发表于2023-10-09 09:46 被阅读0次

毛主席是新中国成立,我们国家真正走向民族独立的起点,标志性人物。

小时候,就听父辈的歌曲“东方红,太阳升”……对毛主席的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而当自己长大了,再有幸看到《毛选》后,确实对其军事、政治思想更为钦佩。

胜利,不是随随便便来的。

一种思想决定一种态度,一种态度决定一种行为,一种行为影响一种命运……

这个逻辑一定是自洽的。

在书的第二卷《抗日战争时期》例如《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章,他谈到:“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抗日是一件大事,少数人断乎干不了。勉强下去,只有贻误。”

在《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中他强调:“因循坐误,责有攸归;全国丧亡,嗟悔无及。”同时他还告诫大家:“联合朝鲜和日本国内的工农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这些思想都是更深层的看问题的能力,我们往往把所有的日本人都归因为帝国主义,其实在战争中,有很多人是被军国主义裹挟的普通民众,他们一样可以争取为我们的朋友,与我们一起对抗法西斯分子,为国家赢得和平和解放。正如毛主席的观念,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分而治之,弱而擒之。于是任何强大之敌则都不再是不可战胜的啦!如中国古代的以弱胜强的战例,三国时就有曹操官渡败袁绍,刘备孙权赤壁败曹操,后陆逊在夷陵败刘备,还有东晋的存亡之战淝水之战,这些都是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敌人越多,如果指挥运用不当,后勤补给不足,一样会是一盘散沙,可以被分化、瓦解,以至于最后被消灭的……

在《反对自由主义》中他强调某些自由主义者:“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

他在《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中提到:“挽救危机的唯一道路,就是实行孙中山先生的遗嘱,即“唤起民众”四个字。孙先生临终时的这个遗嘱,说他是积四十年的经验,深知必须这样做,才能达到革命的目的。”

在对待日俘虏问题上,他坚持宽待俘虏政策不变。不加侮辱,不施责骂。向他们说明两国人民利益的一致,甚至释放他们回去,不愿回去的,可以在八路军服务,甚至将来抗日战场上为出现“国际纵队”,他们可以加入军队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这点旗帜鲜明的斗争指向是明确而具体的,反对谁,一定是少数日本帝国主义的顽固派,而不是所有的日本人。

还有从失败经验中取得教训,即是将来胜利的基础。等语言,都让当时很为萎靡不振,受到挫败就想投降,甚至觉得中国就要亡国的人给了有力的思想回击!

并且他主张因地制宜的开展游击战,敌后根据地,他指出日本是强国,我们当时则是不折不扣的弱国。然而敌人的问题则是战争占领的地域多,而他的兵员不够,不充分不足以占领所有的地区,而这些空隙则是我们可以利用,而游击敌人的。

他还运用围棋中“吃子”和“坐眼”为例子,生动的讲述了,根据地就是我们的坐眼,而吃子就是跟敌人的搏杀。这两者都要用,并且还要动员民众,训练部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如利用山区如太行山的优势,在山中伏击游击敌人。如江南的水港湖汊开展如洪湖赤卫队的游击战。这个跟施耐庵先生所著的《水浒》为例,足可见斗争的技巧与艺术。

虽然斗争是艰苦的、残酷的,但因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野蛮性、残忍性,所以民族的仇恨,保家卫国的正义性,让我们的战争只要发动了并紧紧依靠了人民群众,敌人也不是不可战胜的。

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第五章《和正规战争相配合》中他指出:“那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分力量。至其给予整个敌军敌国以精神上的不利影响,给予整个我军和人民以精神上的良好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甚至他还在如何智慧作战中提到:“上级对下级某些具体行动有意见,可以 而且应该作为“训令”提出,但决不应作为不可改变的“命令”。”

“应该集中的不集中,在上者叫做失职,在下者叫做专擅,这是在任何上下级关系上特别是在军事关系上所不许可的。应该分散的不分散,在上者叫做包办,在下者叫做无自动性。”

毛主席不仅提出问题,指出问题,并且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原则,须知战场上兵不厌诈,战场上形势变化多端,以不变应万变是断然行不通的,所以,只有不失去灵活,又不失总原则的积极有效的斗争,才是逐步走向胜利之道。

——力 2023年10月10日 周二 癸卯年八月廿六

相关文章

  • 读《毛选》和《原则》有感

    近段时间,读了两部大部头著作,曰《毛选》、曰《原则》。 第一个感触,和以上两部书无关。那就是---时间真的可以挤出...

  • 读毛选有感

    少懵不知主席难,读懂毛选已中年。 波翻浪涌风云会,可有神针定江山?

  • 读毛选有感

    一个队伍经常是不整齐的,所以要常常喊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 感悟与理解: 像军队...

  • “情报”的重大意义

    近日读《孙子》、《毛选》,觉一切关键仍在于“情报”。 两部著作都探讨了斗争中科学认知和实践的方法,但孙子所谓“校计...

  • 读《毛选》有感(二)

    之前有个特别敬佩的老前辈,他说他在20年大学校友聚会的时候说过,我这一辈子就追求两件事:“努力能听懂别人说的话,说...

  • 读《毛选》有感(四)

    今天读到了第三卷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文中主席批评了不正确的学习方式,然后我就觉得句句都说在了我的身上。我一直...

  • 读《毛选》有感(一)

    当我读完曾国藩、王阳明、孔子之后,感觉中国哲人可能已经差不多了,当然还剩《道德经》与《易经》未读,鉴于此两项较难,...

  • 初读《毛选第二卷》

    初读毛选二,《论持久战》,感悟! 前一些年,做销售的时候,经常拜访到一些企业家,他们很喜欢读《毛选》,办公室也是放...

  • 毛选二,读感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游击战争的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 “游击队自己的弱点,可以在斗争中逐渐减少。且其弱点...

  • 人生

    失去的便是永远失去了,再也找不回来了。 ——读路遥《人生》有感 “人的一生很漫长,但紧要的只有几步,走错了,便永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斗争永远不能失去主动性和灵活性 | 读《毛选第二卷》部分章节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li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