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士气从何而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士气从何而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作者: 石山下 | 来源:发表于2017-12-20 21:38 被阅读16次
士气从何而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武侠小说看多了,情节都差不离,拜师学艺三年五载,或九寒十暑,练到一剑刺空青石板,一纵飞出十几丈,感觉自己的本领练得很好了,一有机会就跃跃欲试,总想下山历练历练,见识见识。初生牛犊不怕虎,也不用知天高地厚,路见不平就拔刀,总想比划比划,秤秤别人几斤几两。

胆气从何而来,从数年艰苦卓绝的训练中来,相信自己的训练水平超过绝大多数人,相信自己的武艺能够应付绝大多数情况,若是没了这份信心,赶他下山也不敢,老老实实在师傅羽翼下盘着卧着。

1945年底,林彪被任命为司令员,那时的四野还叫东北人民自治军,部队立足未稳,被杜聿明率领的新一军、新六军等30万国民党精锐一路穷追猛打,败四平,弃吉林,舍长春,连哈尔滨也准备丢掉,一路退到松花江以北,众人都怀疑自己的这位领帅还会不会打仗了。

打不过正常,进东北的10万大军,来自冀热辽、延安、晋绥、晋冀鲁豫、晋察冀、山东、华中、华东、中原等四面八方,又迅速吸收当地青年及武装数十万,包括很多土匪、流氓、宪兵和伪军,很多训练极差,毫无战斗力。而且,还面临其他许多困难,黄克诚给毛泽东的一封电报中形容,无党,无群众,无政府,无粮食,无经费,无医药,无衣服、鞋袜,部队士气受到极大影响。

士气从何而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退守南、北满后,东北野战军开始整军练兵,尤其是秋季攻势结束后,展开空前规模的军事大练兵。练“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战术”“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四组一队”。各级指挥员所练各有侧重,连队主要是练“四组一队”,练爆破,练土工作业,练攻城,练巷战。

以攻打长春为目标进行动员,墙上刷着“练好兵,打长春”,会上讲着“练好兵,打长春”,请战书和决心书上写着“练好兵,打长春”。阵地和工事,都是按长春布防情况进行设置,村头到处都挖掩体、交通壕,反复演练三、四个月。白天练射击,刺杀,投弹,冲锋,翻院墙,爬城头,晚上练夜行军和村落、街道攻防战斗,人人都练捆炸药包,安雷管,接导火索。

当时的破土地庙、烂房子、坡坎什么的,都成了“地堡”,爆炸声白天响,晚上也响。怎样穿墙打洞,土墙怎么炸,石墙怎么炸,反复研究、演练;怎样过外壕,壕那边有地堡,壕下有地雷,怎样把炸药包扔过去炸,绑在竿上伸过去炸,什么情况都有,都有针对性的训练。

每个亲历的老兵都对这场大练兵印象深刻,都说那几个月的汗水没白流,那战术动作、机灵劲儿和精神头儿,都和过去大不一样。都说林彪的“六个战术原则”管用,就是那么练的,那么打的。

林彪想打长春,中央要打锦州,林彪迟迟定不下决心,因为害怕把锦州打成另一个四平,四平好退,长春易撤,锦州若胶着不下,敌人两头夹击可就危险了。战士们也有害怕,连队老兵描述四平的敌军炮火多么猛烈,一阵炮火,许多人尸首全无,新兵吓破胆,当晚就跑了十几个。

毛泽东指示,关键是争取在一星期内外攻克锦州。但是,此时的东野攻克锦州只用31小时,国共双方都没有想到。对于大练兵的效果,“攻城军”和“爆炸军”的威力,林彪自己也没有想到。

傅作义的谈判代表邓宝珊和周北峰,与林彪、聂荣臻谈判,问你们准备多长时间打下天津?林彪说3天。邓硬气地说,3天?恐怕30天也打不来吧?结果29个小时拿下天津。

国民党称东北共军战术水平高,官兵自己也明白,越打越骄傲,越打越有信心, 越打练兵越自觉。

时任9纵25师73团政委的张多树,他说,9纵没升级为主力时,在冀东没练过“一点两面”“三三制”这些战术,趁着这回从头练,赶紧练,打四平没攻下来后,上边是真下了狠心,下了也真练。不练不行,过去尽打野战,野战变攻坚,是门新功课。“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句话可不是挂在嘴皮子上的。

解放战争期间,四野有3次大练兵活动,上面是第一次,1948年春天,历时两个月的“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大练兵,第二次是江南的“兵强马壮运动”,最后一次是挺进到雷州半岛,练习跨海作战,每次都是基于任务、气候、地理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训练。

士气从何而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练兵练到极致,士气自然生发,官兵不惧任何敌人、任何对手,勇于面对任何挑战、任何困难。

6纵16师,官兵好战,打起仗来不要命,生死不怕嗷嗷叫,几天不打仗,病号一个个倒下了,听说打仗了扑愣愣爬起来,都好了。进关时,敌机经常空袭,有防空哨,发现敌机来了,立即鸣枪,部队就吹防空号隐蔽。16师不理这茬儿,队伍不停不避,有人负伤了,这边包扎、抢救,那边照样前进。就是这么牛气、硬气,就有这么股劲头。

国民党军也有不孬的,新1军、新6军涉渡辽河、新开河,时任5纵14师42团团长的杨克明站在新民西边山上,远远的就见尘士飞扬,像大地卷来一阵狂风。长那么大,还没见过这样的大兵团行军,望远镜里,车是车,炮是炮,一队队步兵整整齐齐,耀武扬威,本是平常行军,却像检阅似的,可不像电影上的国民党军队。走了那么远,还是那么一股劲儿,真有股王牌军的气势。

新22师向新民撤退被6纵顶住了,又想辽河边上抢渡口,准备逃营口。在一个叫“六间房”的地方,6纵队部几个人趴在一间房顶上,距离22师的两个营,7、8路纵队,就100多米远。我们又是枪又是炮地猛打,敌人就不理眯,倒下就倒下,没倒下继续走,队形不乱,就是脚步快了些。战士们这个气呀,边打边骂:他妈的“虎师”,死到临头还这么硬气!

士气从何而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如果一支部队训练不行,基础不牢,打不了硬仗恶仗,一打仗都处是逃兵,它还能有什么士气?最能给官兵勇气的,莫过他们对手中武器和所受训练的信心。是不是真练兵,练得管不管用,能不能打仗,能不能打赢,官兵心里始终跟明镜一样,绝不是能用几句响亮的口号就能糊弄过去的。

矛盾的发生、发展和激化,是从上一个矛盾完结时就开始酝酿了,犹如个潮浪从涌起到跌落的同时,另一个潮浪就发生了涌起了。无论两场战争间隔多长,某种意义上而言,一场战争结束了,另一场战争就开始了。加强战备,准备战斗,我们还有资本懈怠吗?

当排长时,一位车长洋洋自得向我炫耀:排长,你看咱这车的编组怎么样?绝对是可以直接拉到战场上打仗的,两个不经、一个遂行,我们是可以做到的。

若是我们的每名官兵都对自己的训练有这份信心,士气还会练吗?胜利还会远吗?

相关文章

  • 士气从何而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武侠小说看多了,情节都差不离,拜师学艺三年五载,或九寒十暑,练到一剑刺空青石板,一纵飞出十几丈,感觉自己的本领练得...

  • 士气从何而来?响必应之与同声

    公元74年,东汉重新设立西域都护,任命耿恭为戊已校尉。次年,北匈奴单于派两万大军围攻耿恭驻地金蒲城,而城中仅有汉兵...

  • 士气从何而来?但使龙城飞将在

    公元528年,北魏发生内乱,镇压叛乱的尔朱荣大肆屠杀北魏皇室,魏北海王元颢以本朝大乱为由降梁,并请梁朝出兵帮助他称...

  • 士气从何而来?位卑未敢忘忧国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于1932年1月3日占领锦州,5日沿锦(州)山(海关)公路西犯。锦西县长张国栋召集官兵开会,要大...

  • 士气

    酒歌挥进,三千里路途风沙起 樽碎 悍然 三鼓翱翔 莫问君归兮 兵行 血气守江山 男儿身立如松 女儿身望如月 回首 ...

  • 士气

    一个国家一个单位甚至一个人,志气是非常重要的。 有气才能立。 我自七岁上学开始,就一直待在学校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

  • 士气

    胜不骄,败不馁,永远不可抑制地跳动着一颗要争取更大胜利的好胜心。 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积极主动是一个意思,一个...

  • 士气

    诸葛亮七出祁山,常常是无功而返,陈寿说诸葛亮理政是个高手,军事非其所长。可能固然有其道理,然以西蜀一州之地,供养十...

  • 士气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作为单位的一把手,在任何情况下,都希望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一切的思想和工作,都站在...

  • 孙子兵法|15 军争篇如何管理团队士气

    1 管理士气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治理自己的士气,把自己的士气治理的高高的。另外一个是,治理敌人的士气,把对方的士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士气从何而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vn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