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君公子,一起成长不迷茫!
从去年5月份在某书上开始日更, 但我更新到290天的时候,突然觉得我不该这样来更新内容了。
我感觉我好像掉入一种“打卡”的陷阱当中。
很多时候的更新,都是为了打卡而打卡,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文章,都觉得很垃圾没有质量可言。
到了过年这段时间比较忙,也跟不上内容的更新程度,于是放弃了日更。
但这也是我心里有想法的开始,因为我要开始周更了。
因为,沉浸在写作当中,不管日更周更月更,有价值的内容读者等得起。
01日更和周更哪个重要?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停的看别人的更文情况,不断的寻找内心的周更想法。
发现有的人日更365天,阅读量仍然在一两百;有的人周更月更100篇,却是不错的阅读量和读者的喜欢。
就拿自己来说,也是坚持日更,但阅读量却上不去,且坚持那么久没有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好处”。
但是我喜欢的一个作者,@周岭,几年下来才107篇文章,收获的读者却不少,同时在自己的成长上不断赋能,活出全新的自己。
也发现有的人日更400天,完全都是“自嗨”。
也发现有的人日更300天,每篇都是“精华”。
也发现很多周更日更的作者,更能写出有质量的内容。
也看见有人说日更比周更容易;
也看见有人说周更月更更好实现写作的沉淀;
越看越焦虑,看得多了心里也会烦闷,到底怎样才是好的更新模式,好像没有定论,到底日更还是周更月更呢?
02质量更重要,不管日更周更还是月更。
看了那么多观点,比较认同一个就是:
有质量的文章,才是最重要的。
喜欢的作者@周岭是月更,每一篇都是打磨出来的好成品,不管是现在阅读还是一年后、两年后阅读都能够引人思考,带来收获。
喜欢的作者@明白老师是日更,往回翻看一开始的内容也是让人有收获的,虽短但有内容的展现。
最好就是前期考虑日更,心中很多想法可以写,等养成写的习惯之后,再开始打磨文章,写作的周期可以变长,保证文章内容的质量。
我自己就是这样,日更290天之后,开始放弃日更,转为周更,因为意识到了打磨作品的重要性,不再每天都是写内心的小想法,转为内容输出的质量上来。
要是自己非常认同日更的好处,但是又害怕自己每天日更写出来的内容没有质量可言怎么办?
发布在各大平台的文章,是给别人看的,是想要带给别人帮助的内容。
怕自己写的日更内容太水,不如写反思。
开始写反思,用反思来替代每日的思考,如此能对自己更加有好处,之后保持高质量的输出给读者。
通过写反思,来养成自己每日“日更”的习惯,这样就不会让自己的内心感到不安了。
对于那些要发布在各大平台,对外的文章,可以选择三天一更、周更、半月更、月更模式,就不会显得带给读者的内容太水,自己也能感到开心。
03如何打磨文章,提高质量
在《写你想读的文章:改变人生的简洁写作法》中说到:
文章的99.56%来自调查。
对于写作这种行为来说,现实是最重要的。写手的第一要务就是调查,接下来从调查结果中提炼出10%的信息,然后再从这10%中浓缩出10%作为“笔者的思考”。
如果你认为写作无须调查,文章是自我表达的场所,那么你就无法从事写手这项工作。
写内容不是无中生有,内容一定是有理有据的,要不然就是捏造,夸大等创作,读者自然不会买账。
特别是遇到热点内容,别跟风就一股脑的就去写,别一不小心就成攻击别人的那种人了。
以下几点,是自己觉得打磨文章的方法,分享给需要的你。
1主题选择是否能触动你自己?
如果自己选择一个内容来创作,只是觉得这样写读者会喜欢,触动不到自己的内容,还想着去触动读者的内心,读者不会买账。
2. 它是否能解决自己或他人最迫切的现实问题?
如果创作的内容只是单纯地写自己内心的想法,写来写去也会干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同时还能带给读者用处,自然会买账。
3文章内容主题是否明确,观点是否围绕主题说明问题,整体逻辑是否整洁流畅。
这一点是对于文章的整体而言,有内容也得表达清楚了,读者才能知道你到底在说什么。
当然市面上还有很多的打磨文章的方法,可以自信去参考,但一定要找到自己觉得可行的,并且需要自己开始去实践,才会知道管不管用。
对于想要写作的人来说,一篇有质量的文章,既是对自己的考验也是对读者的负责。
既然想要写,那就写点有意思的内容,把质量提上来的好处,你会知道的。
同时,一篇有质量的内容,读者等得起。
——END——
介绍下自己,我是君公子,想要通过文字成为人生的跷跷板,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真诚希望你关注点赞收藏一条龙!!!
往期回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