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帽村时刻,黄帽时间。
案主:冬冬。
问题:
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经过30多天后,对此就会丧失兴趣,不止是这些事物,即使是玩耍也一样,经过一段时间后,对此也就丧失了兴趣。当然,持续的对一件事物保持兴趣也是很难的,但,即使无法保持兴趣,也应该变为一种习惯性的行为,也 不至于对此产生抵触甚至是厌恶的情绪,但现在的自己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就产生了上述情绪,当然,自己也没有抑郁,大伟哥发的测试,我得分仅仅是29分。偶然的一天,自己竟然摒弃了上述所有的负面情绪,那时,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头脑也异常的清晰,之前没有处理的工作,在那一刻也果断的进行了处理,那一天非常的爽,身体充满了能量,对自己乏味的事物又重新燃起了激情和热衷,那一刻感觉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压垮自己。就在那一刻,产生了一个问题,如何长时间的保持这种激情和热衷呢,这种长时间不是指一天,而是一个月,一个季度,甚至一年。或者,虽然无法长时间保持,那么,如何在某个时刻调动自己的激情和热衷呢?这是自己面临的问题,也是我的困惑。
有的时候,我们对一些事情激情满满,甚至不吃不喝,高度专注的做一些事情,但是我发现这些事情并不能持久,过不了多久,就可能会回归原来的状态,无法再次保持。
这个现象是大多数人的状态。为什么会有这种状态呢?这种状态的好处是什么呢?我来试着跟大家分析一下。
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人在做一个事情的时候,总是有两种状态,一个是专注,一个是相对随意的状态。而这两种状态的交替正是非常合理和科学的一种状态。
人类这种自动化的调节,拥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我们在遇到一个环境的时候,可以在一开始的时候集中高强度的注意力和精力迅速的学习,当我们学习高峰,过了之后就变成了习惯,就会相对容易的做这个事情。在高度专注还有激情的时候,我们是耗费能量的,可以更快的解决这些问题。激情消散了,我们会储存一些能量用来应对突发事件。在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的超强状态,可以更好来抵抗不确定的风险。
而人们平时的那些低潮期,相对平淡的时期正是我们继续和储备能量让大脑适度休息的一种好的办法。也许有的很多人看过这样的例子,我们平时在高强度的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比如说解决一个数学难题总也没有办法解决,但等我们放松下来,大脑之间无意之间形成的另外的连接,也许心灵福至,灵感突现,问题就解决了。所以休息也有积极的意义,平淡期正是为了让那些高潮的时期变得更加珍贵。
我也见过很多人拥有超强的状态,总是激情满满,但是这些人可能是属于疾病的一种边缘,他可能是几个月的超强状态,但是你会发现他可能有更长时间的低迷期。这种病人可能是躁狂状态。
而还有一些人总是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什么也没有兴趣,极端懒散,什么都不愿意做。也就是医生所说的抑郁状态,这种状态如果持续久的话,对每一个人,对大脑也是一种损伤,也需要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