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指的是集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或养料的整个过程,用以表示食物中营养素的含量和质量。
通常,我们关心一个食物有没有营养,关注的是它营养素的含量和质量。营养素,指的是从食物中摄取的、对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的物质,主要有七大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水、维生素、矿物质。
在判断食物有没有营养时,营养科学有针对每个食物类别的原则,这些原则都围绕营养素种类和含量展开,比如:土豆和鸡蛋就没有比较的意义,它们分属不同的营养素阵营,土豆和大米比较、鸡蛋和肉比较才有意义。
营养素是从食物中获取的很好理解,那么它是怎样维持人体生命互动的呢?主要靠的就是营养素代谢,营养素代谢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表象,是营养素在代谢过程中给身体带来的改变;另一层是本质,是营养素代谢的基本规则。
表象,包括食物入口是立即感觉到的味道;时间长一点它会改变我们的身体成分,对于减肥、健身的人应该很关心这一点;时间再久一点它还会影响我们器官的功能,比如长时间的高钠饮食会导致血管不正常。
营养素的代谢规则,本质上可以总结为四条:
第一条规则:零存整取,多退少补。“零存”就是吃一点补一点,补进一个“储存池”,补太多就要排出体外;缺乏了,可以从“储存池”里“整取”,也可以从外部补充,整体是个“多退少补”的过程。比如铁和钙就符合这条。
第二条规则:按需摄入,即产即用。比如说,维生素C就是这样,“按需摄入”就可以了,吃多了也留不下,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第三条规则:单向转化,各司其职。比如说,碳水化合物可以转化成脂肪,但倒过来就不行了,脂肪是不可以转化成碳水化合物的。蛋白质呢,分解产生的部分氨基酸,可以转化为碳水化合物,但碳水化合物几乎没有办法转化为蛋白质。最后再说脂肪,人类很难利用脂肪来合成蛋白质,但蛋白质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脂肪。
而且请注意,这种转化只是营养代谢中很小的一部分。这三大营养素各有分工,大部分时间还是“各司其职”,特定情况下才会转化。
第四条规则:稳态可调节,失衡可治病。所以一个人的身体来讲,一定要维持内部的稳定。
此外,营养素代谢和基因还会相互影响,虽然基因无法改变,但是营养代谢可以影响基因表达,这里有几个很专业的词汇,我们明天详细讲。
祝夏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