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上学时代,没有补课一说,也许只限于我个人情况,总之就是从来没有上过任何课外班,最多最多就是买了一两本课外辅导做题集,但也没有做,因为根本不会。后来索性就放弃了,老老实实啃书本好了,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布置什么作业就做什么作业。没有补课的好处就是我能够拥有一段相对自由完整的童年时光,它是一种农村孩子独有的放学后的快乐。
虽然在今天的人看来,我所认为的童年快乐自然是夹杂着很多劳苦的,但对我来说其中却是有非常多的乐趣在的,以至于十几二十年后回想起来,早已忘了苦的部分,记忆的全是那时空气里安心自足的味道。
放学后回家到放下书包,拿起小挖铲挎个小篮子就上山了,上山干什么呢,挖红薯,挖人家收完后深埋在地里的漏网之鱼。一家地换到一家地,大多数情况下都有收获。挖的时候要讲究力度和技巧,要仔细评估第一铲下在哪,一不小心可能一个完整的红薯就被拦腰削断或者斩掉了头部,那就遗憾了。其实自家也种了红薯,但上山捡拾的快乐年年无法抗拒,好像捡的不止是这些实物,而是傍晚与天黑之间这一小段时间的绝对自由。触摸土块的粗糙感好像还停留在手掌,手上的尘土还没有洗净,经历带来的踏实感融入了血液,给往后的日子给予支撑。
同类型的活动还有捡花生,也是需要一个挖铲和小篮子,蹲在收完的地里挖寻被遗漏的,有时一窝能挖出好多,粒粒饱满入口鲜甜。运气好找到收的不太干净的人家,甚至可以收获大半篮子,只需挪动屁股往前挖,整个像给人家翻了地一样。黄昏时分空气中夹杂着小风,不冷不热,甚是爽人。
这样的童年活动经历了很多很多次,让我记忆犹新。
后来有一天,好像是春天,天上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当我看见我妈真的牵了一头牛回来,我的心死了。我知道这次她认真了,是真得要开始养牛添补家用了,这意味着我将要成为放牛娃。果真如此,而且放牛的日子确实十分难熬。现在也许当你刷短视频刷到草地上的牛马吃草的画面看着很治愈,但你无法想象一个人牵着一头牛,一头牛再带着一头牛崽子,到处寻觅水草旺盛的地方,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直至天黑,蚊子乱飞乱咬时还不能回家的感觉,那种无聊透顶让人绝望。而且,这样的日子是反复的,今天结束,还有明天、后天、大后天......。这是我的童年生活里很讨厌的事情,尽管牛很可爱。
但是现在反而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想象只有人与牛在无人的旷野里,思绪乱飞,喧嚣离得很遥远,只是沉浸在十几岁的时光里,流连忘返。
还有那些做完作业后,在家门口和邻居家的小孩玩跳绳、砸沙包、守据点、捉迷藏的游戏,真是快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