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啦,我的坐骑不是古代的汗血宝马,亦非现代的豪华轿车,而是一辆普普通通的自行车。
对于自行车,我有一种难舍的情结。因为自行车曾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它驮过我人生的酸甜苦辣,在岁月的风尘里隐没。犹如我小时候放牧过的我家的一匹大黄马,那牵丝映带薄如蝉翼的关系,让我有亲情般的温暖和慨叹。
在这个小轿车满街跑,几乎家家有私家车的时代,谁还会瞧得上一辆自行车呢?
木棍当坐骑,亦为多幽默。记得有一出秦腔戏叫《荒郊义救》,描述了花子仁义在行乞讨要途中义救被人谋害致昏厥的书生张成愚,并乞食供养他。两人夜宿城隍庙中,得听盗案实情,因张成愚伤势重,无力行走,仁义戏说我有马请你骑,原来这“马”是一根木棍。张成愚拄着木棍,在仁义的搀扶下去包文正台前告状,得以鸣冤昭雪,最后打赢官司,惩治凶手的感人事迹。木棍在危难之时可有用处,我的坐骑自行车对我可就更重要了。
便捷莫若自行车。记得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交通极为不便,我的家乡山寨乡每天往返县城的班车只有上午、下午共两趟。农村人走亲访友办啥事都步行,极为费力不便,拉运庄稼用架子车。年轻的我多么羡慕别人骑的自行车,那个威风呀,锃亮的车架子,丁零丁零的铃声,轻盈盈地飘过去。我刚毕业参加工作时间不久,大家庭困难重重,需我鼎力一扛,加之我结婚不久,确实买不起一辆自行车。
那是一九九一年,我妻子在街道开了一个小小的百货门市部,我女儿出生还不到一岁,经济状况稍好,我就和妻子商量买一辆自行车,于是花一百六十多元买了一辆飞鸽牌自行车,新崭崭,亮锃锃,油黑发亮,的确令人生爱。新车舍不得学骑,就借来亲戚的旧车练习。在村头打麦场里学车,妻子在旁扶按,我则东扭西歪地练习,也曾摔倒过几回,方悟到骑车重在掌握平衡和脚、手、腰的配合,还要大胆不慌。我两三天就练习会了,骑上自己崭新的自行车穿过街道,那真叫得劲,酷炫!
从此,我每天上下班就骑自行车,方便又快捷。星期天还要驮着女儿去五里外的岳母家,为此我在铁货部焊制了一个能架在前梁上的小孩座椅。女儿坐在里面高兴得手舞足蹈,我带女儿骑行在乡间土路上,自行车上驮着女儿的童年。
难忘骑车调货时。那时我在山乡初中教书,妻子在街道开百货门市部。交通不便,每天只有两趟班车去县城,妻子还要带女儿,我又要上班。货物常供应断档。我周六下午三点半放学,那趟去县城的班车早走了。咋办呀?我只得骑自行车去县城,三十多公里的山路一路下坡路,好走,骑车得近两个小时,到县城时烟酒批发公司已下班,我只得在县城的岳父家住一晚。第二天吃过早餐,开票调货,自行车后座放一箱宝成牌香烟(有时是一箱白酒),用绳子绑紧,就骑上回山寨了。那时年轻,有的是气力,蹬着踏轮一路如飞。但骑上李家塬一道长长的山坡就令我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得歇缓几次才上得坡来,渴累了就打开一瓶饮料,一饮而尽,顿觉清爽,又骑车前行,还有曹堡子湾、木头岭墚,都是上坡路,极大的考验一个人的耐力和意志。唉,为了走出贫困,生活得好一点,啥苦啥累都得受!自行车伴我走过一段艰难的人生之路!
后来,我这辆飞鸽牌自行车转借给了我四弟,因为他初三休学后要摆摊卖百货,到附近乡镇赶集,用了一年多磨损也大,好在四弟驮着货物赶集也挣了些钱。唉,一辆自行车承载的是生活的艰辛和坎坷,寄托的是人生的希望!
多年后这辆自行车终于因磨损和磕碰而废了。
我也在奋斗中调到县城工作。又多年后,当县城的私家轿车渐渐多起来,我一是无力买车,二是觉得自行车便捷,考虑出行的方便和锻炼身体的必要,遂以五百元购得一辆新型轻便自行车。上班骑,周末也骑,骑车绕体育公园锻炼一回,自觉很爽,既锻炼了身体,又看了沿途风物,当然按时新说法就是绿色出行,环保行动喽。可总会遇到熟人或者不熟之人投来诧异的眼光,脸上掠过一丝怪怪的神情。难道在宝马和奥迪满街跑的时代,骑辆自行车就怪吗?我以不怪的心态继续骑着我的自行车。
在我买得小汽车后,考虑到停车难的处境,我在县城出行依然骑自行车。便捷,环保,又锻炼身体,我觉得骑辆自行车挺好。
我爱我的“坐骑”自行车!
2022年5月13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