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年少时便委身在同为宦官的李宪门下,至于为何净身,史书上没有记载。或许是因为李宪的支点,童贯迅速掌握了揣摩上意的技巧。
也因为这位多次出入西夏的前辈,童贯得以熟悉西北当地的风土、兵将。为以后出征西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崇宁二年,童贯开始执掌西北兵权。在童贯的极力劝说下,徽宗决定发兵西北。大观二年,童贯又率军征讨西哥城,收复积石军、瑶州。慢慢的,童贯受到了宋徽宗的青睐和倚重。
童贯在西北的战绩,北边的契丹也有所闻,后来还专门邀请童贯出使辽国。其实辽国那次邀请童贯出访,是抱着讽刺的目的。席间一辽国官员指着童贯,带着嘲讽的语气说,“瞧,这就是大宋的人才啊!”
太监出身的军官童贯听了,自然心里不舒服。回宋后便着手“联金攻辽”策略的实施,不久宋与金签订了“海上之盟”。
共同灭辽的过程中,金国统治者看到了宋朝的腐败不堪,于是产生了灭宋的野心。一如金国所预判的,宋朝主降派占据话语权,无心抵抗,金兵两次大举南下皆迅速打到开封城下。
宋徽宗退位,不久童贯被宋钦宗枭首示众。同年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纵观童贯这一生,虽然在对西北的战事上取得了不少胜利,但是他一心报复辽国的死心也将北宋拖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随着徽宗的退位,失去靠山的童贯不久被钦宗伏法定罪。其实,童贯在前人多次败北西夏的情况下取得了一些战事胜利,且暂时收复了幽云十六州,这些可以看出他是一些才干的。说童贯是大奸臣似乎也谈不上,最多算是大宋腐败政治环境下的一个弄臣,为了一己之私,最终被订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为后世所唾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