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魅力太行 ‖ 我的姥姥们系列之二

魅力太行 ‖ 我的姥姥们系列之二

作者: 魅力太行 | 来源:发表于2025-04-20 20:55 被阅读0次

文/乐年

 三姥姥

从我记事儿起,在所有的长辈中,三姥姥一直是我印象中特别亲近而尊重的一位长者。

儿时,每年秋后农闲季节,我和三姐都要跟着父母去姥姥家住一段日子。

尽管三姥姥的家在毕家庄的村后头,而姥姥家坐落在村外一所山凹前。

两家相距二三里地,甚是遥远。

可我特别愿意去三姥姥家里玩。

每当看到我,她老人家也总会满面春风地邀请我吃好吃的。

三姥姥家门口有口井,长长的井绳缠着辘轳,井台上铺着光滑的井石。三姥姥家一座二进院的套院。

院落虽不大,但向来被三姥姥收拾得井井有条,清洁至极。那时候,三姥姥将近五十来岁的年纪。

一天到晚总是笑声朗朗,齐耳的短发,被几个发卡拢在耳后,整个人显得特别的干练。

一件斜系口的褂子总是干干净净,几乎一尘不染的。

一天中午,三姥姥烙饼,我负责烧火。

那天,她烙的饼特别香脆。

这时,三姥爷从门外走进来,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饼,一边笑呵呵地问:“为啥今天的饼这么好吃呀?”

三姥姥用手指着我,笑吟吟地回答:“这全靠乐年的烧火本领高呀!”明知道这是她老人家的一句玩笑话,可让我听后心里甭提多美了。

又有一年,去探望三姥姥。

她们已搬到新家了。

两扇大铁门又黑又亮,旁边卧着两尊青石狮子,且栩栩如生,煞是让人喜欢。

那天傍晚,我看到三姥爷的架子车停在大门口,便顽皮地拉起,向院里冲去。

没有料到自己毛手毛脚,竟然使车子撞到大门口的墙角,碰落了好大一块墙皮。

要知道,这可是三姥姥的新居呀!

一时我吓呆了,要知道若在家里,这样的话还不得父亲的一顿胖揍啊!

此时,三姥姥走过来,看到我惊恐不已的模样。

忙和蔼地对我说道:“别怕,宝儿。这不算个啥!

明天我让你三姥爷修补修补,就没有事儿了。”

多年后,三姐谈到三姥姥时,仍然悠悠地说道:“不知为啥,在几个姥姥中间,我最喜欢的就是去三姥姥家。”

也的确,那时候,姥姥耳聋得很,无论使多大劲儿喊,姥姥也听不清。

而二姥姥呢,每天都是不苟言笑,恍如置人于千里外的样子。

因此,相比较而言,三姥姥的开朗和蔼可亲,总是让我和三姐趋之若骛的。

2004年冬天的一天,我拎着礼物去拜访她老人家。她已经七十岁了,精神挺好。

她爽朗地告诉我:“家里的老宅也没有闲着,我让立革住着(立革是大舅的儿子),不收他房租,只图个人气。

对了,家里的西厢房里住了一对在化工厂上班的外地夫妇。

我总觉得他们出门不容易也不收他们房租,免费让他们住。”

可见,三姥姥的善良情怀相伴一生啊!

记得三姥姥年事已高,我去探望她老人家之际,向我聊起了当年和我三姥爷结婚的故事时,依旧滔滔不绝:“那是五几年,我刚二十出头。在村里参加了文艺宣传队。

你三姥爷是教员,识文断字的秀才。来我们村里做文化教员。那时候家里大人给我包办了一桩婚姻。

我相信有文化的人是不一般的。

所以给那家退了婚,然后嫁给了你的姥爷。”听着三姥姥的娓娓道来,我不由地忆起章子怡主演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

当年的她正如电影中的母亲一样,对我的三姥爷那样一往情深呢!

因为嫁给了文化教员。

自己虽然没有啥文化,不过对于子女的教育是特别的重视。在家乡一带,三姥姥是我们这一片的楷模呢!

她始终相信知识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三姥姥和三姥爷共生育了三个子女。

为了培养几个子女多掌握知识,将来走出大山,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孩子们只要放学回来,我不让她们干任何活儿。

督促孩子们一心去写作业。我常对他们说,虽说现在不强调文凭,可最终还是有了文化,才能走出大山,才能改变命运!”

历史的巨轮滚动向前,1977年高考开始,三姥姥的长子凭着扎实的成绩,被首届中专录取,一跃跳出农门,成为公务员。

几年后,三姥姥的次子、小女也相继升入大学。

数年后,这几个子女走出校门后,长子成为信都区农业局的一位技术人员,次子成为唐山市一家国营煤矿的矿长。

小女更是成为当地法庭的庭长,令家乡一带人羡慕不已。

三姥姥活了八十七岁。寿终正寝。

在她的葬礼上,葬礼的主持人声泪俱下,当众朗诵了由她的三个子女写的《祭母文》:   

呜呼吾母,遂然而去。

年八十七,寿终正寝。

育有三儿,长子爱臣,次子松臣,小女爱香。

养育儿女,艰难备至,含辛茹苦,积劳成疾。

其中万千,皆心酸史,不忍细书,待儿温吐。

今则欲言,仅只二事,一则言教,二则言德。

吾母言教,首推儿女。其余事侧,读书当先。

长子爱臣,农学双肩,耕余笃学,首届中专。

次子松臣,勤学钻研,事业有成,成就斐然。

小女爱香,冰雪慧聪,公正廉洁,立志民生。

隔代儿孙,奋发超前,学有所成,个个当先。

吾母高风,心存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报亲时。

常呼吾辈,各务为良,贫富亲疏,视为至爱。

悲哉吾母,痛哉吾母。躯体虽隳,灵则万古。

二姥姥

相比于其他两个姥姥。她老人家给我的印象并不太深。

年幼时,每年都要尾随父亲去给她老人家送礼物。见过几次面。

二姥姥个子挺高,长脸颊,头发花白。

在我的印象中,向来是位不苟言笑而节俭的长辈。

后来几乎没有见过。所以她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并不深刻。

不过,前些年一个夏初的一天,二姥姥病故。

我去参加葬礼。葬礼极其隆重,前来吊唁者川流不息。

摆放在灵堂两边数不清的花圈及挽联,更是让人目不暇接。

那天午饭后,起灵了。送殡的队伍中,披麻戴孝者,戴孝帽者,举幡者,宛如一条巨龙从村里一直延绵到村外。

鞭炮齐鸣,鼓乐齐奏,惊天动地。

轰轰烈烈的送葬队伍吸引了全村人的围观。

这一切,足以可见二姥姥的一生也是极其不平凡的。

二姥姥育有三儿一女,几个儿子在她的精心抚育中,都成了当地了不起的人物。

长子在毕家庄村任过数十年的支书,为村里的发展呕心呖血,受到村里人一致好评。

次子在一家拥有数千人的国营化工厂,任厂长一职多年,为该厂经济的发展壮大付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子更是成绩斐然。曾任邢台市纺织厂长数载,业绩也是在纺织行业中更是有口皆碑。

子女们的功成名就,让二姥姥的葬礼隆重极了。

这让我不感叹她数十年养育子女的心血并没有付诸东流,而是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啊!

作者乐年,原名孔建军。出生于一九七六年,自幼喜欢读文学书籍。曾有小说,散文发表于巜邢台日报》,《牛城晚报》等媒体。

注:图片与文字无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魅力太行 ‖ 我的姥姥们系列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hpj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