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为幼儿创造最佳环境所需的要素。这些要素是时间、耐心和爱。”
每个人都有的东西,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拿出来用?为什么还是养不出一个最好的孩子?
有一天正在上课,安静的间歇,听到教室外家长的闲聊,刚好听到一段相关的话“每次老师总是说你是不是这个没教啊,你要回去练啊,你要教啊。我真的生气,我怎么会没教呢!而且我自己就能教好,又花这么多钱来找你干嘛!”
近几年,我已经越来越少说“你是不是什么没有做到”之类的话了。除了见到越来越多家庭的困难,也因为自己有了家庭和孩子,而体会到其中的困难。
一天24小时,理论上每人都需要睡至少8小时,剩下16个小时,8小时工作,8小时吃喝拉撒娱乐通勤。但是如果这是一个妈妈,她有3-4个孩子,她仍然可以保证生活正常运转,我真的觉得是奇迹。这样的奇迹我居然还见了不少。因为我做不到,所以见多少都是奇迹。
孩子,首先是个索取者,其次才会给予反馈。孩子索取,妈妈满足,孩子反馈。极理想的条件下,孩子是天使一样的孩子,妈妈是完美的妈妈,这个过程该是个互相强化的过程,一切该是很美好的。就像开始的那句话,每个人都有的东西,拿出来用就好。
然而有点经验的人都知道,事实不可能如此。理论是完美的,却不是真实的。它的不真实不在于它不正确,相反它有可能是最正确的,而在于它的难以,甚至不可实现。
时间,我有,但是永远不够。耐心,我有,但是总有意外。爱,我有,但我也需要被爱。
作为老师,正确的话还是要说,新认知的输入永远不嫌迟。但是我也不忘补一句“我知道很困难,你也不要太自责,先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孩子”。我对家长说的时候也在对自己说。
我常常梦到我把儿子弄丢了,有时能找回来,有时不能。在梦里嚎哭,在梦里惊慌。我知道我对儿子的愧疚很深,然而还有很多事情做不到放不下。多次尝试之后,我至少接受了一点:如果我不好,他就不可能好。
我不是完美妈妈,我无法提供最佳环境,我必须先照顾好自己。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也不可能完美。
我也会不停告知自己那些正确的理论和做法,我也努力去做了。我自身追求的永远是自由和快乐,但是我不能确定他是不是也想要这些,也许他想要的是成功和荣耀。
所以我常常彷徨,犹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