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外的广场中央,搭了一个很大的台子。台子四周彩旗飘扬。在台子的前方,挤满了好多看客。他们说笑着,比划着,等待着台上的表演。
太阳高高的悬挂在天空,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
这时,一阵锣鼓声响,人们纷纷向着锣声的方向看去, 只见靖王府的衙役们拥护着靖王爷,像台子的方向走来。
人们赶紧向后移动身体,给衙役和靖王爷让开了宽宽的道路。
靖王爷走到台前,顺着铺着红毯的台阶,被人搀扶着走到台子的右侧。右侧有几个罩着红色锦毡的椅子,是专门供王爷,夫人,和小姐们坐的。
台子的左侧,是靖王爷府上的锣鼓班子。平时靖王爷的锣鼓班子,都是在靖王府演出。而每年的端午节,为了感恩一方乡民,靖王爷都会让自己府上的锣鼓班子,在玄武门外的广场上,表演三天。
在这三天里,附近的七里八乡的人们,就会跑来乐滋滋地观看。
此时,在玄武门外附近的一条街上,几个轿夫抬着两顶软轿,正一巅一巅地向前赶着路。轿子里坐的是靖王爷的夫人纳兰氏和小姐语嫣。
语嫣坐在后面的第二顶轿子里。此时她坐在轿子里,手拿着一柄圆扇,轻轻的扇动着额上渗出的汗珠。五月的天气,也已经够热了。穿着单衫,还是觉得燥热难耐。今天,是父亲府上的戏班子在玄武门广场演出的第一天。
语嫣小姐很久没出府。今天难得随了母亲,坐着轿子出了府门,一路上欢欣不已。外面的世界对于她来说,是那么的具有诱惑力,是那么的轻灵自由。
语嫣拿着小扇扇动着凉风,听着外面有笑声传来,语嫣轻轻的揭开轿帘,向外看去。
只见路边的草地上,有两个四、五岁的孩子,在滚着皮球,欢笑着争夺着。他们正争抢着,忽然抬头发现了路边抬过的轿子。他们停止嬉戏的动作,好奇的看着前面缓缓抬过的轿子。
语媽小姐看向周围,只见两侧是绿色的冬青树。冬青树的树枝上,有几只鸟儿飞翔着窜来窜去。
路上的几个行人,站到路边,避让着抬过来的轿子。有那认的字的人,看着抬轿的轿夫,绿色的衣服前胸上硕大的一个字,便会对另一个人说道:“靖王府的。”另一个人听了,噢噢两声,再不敢言语。
轿子转眼间已经来到了玄武门的广场上。
旁边清扫地面的杂役人员,赶紧收起了手中的扫把,远远的站到了一边。
轿夫抬着轿子,来到台子边上,然后放下轿子。跟来的几个侍女赶紧伺候着夫人和小姐下轿。
纳兰夫人轻轻的咳嗽了一下,她扶着侍女的手,慢慢的走下轿。然后侍女大叶又搀扶着,顺着铺着红毯的台阶,向台上走去。后面跟的是语媽小姐,同样语媽小姐也由侍女小环搀扶着,来到了靖王爷旁边的椅子上坐下。
稍倾,台子右侧的锣鼓声响起。艺人们打着鼓,敲着锣,拉着弦。随着音乐的响起,从后台缓缓走出一个人来。只见他,一身白衣后生打扮,头上戴着白色的锦帽,手里拿着一根银枪。
那白衣后生上台来,唱了一段唱腔后。开始舞动手中的银枪,霍霍生风。一窜一跳,踢踏的脚步声,铿锵有力。搏的台下的观众,阵阵叫好,台下响起一阵又一阵热烈的鼓掌声。
靖王爷和纳兰夫人并排坐着。靖王爷用右手捋着自己的黑色胡须,微笑的点着头。坐在旁边的纳兰氏也微微笑着,看着台上后生的表演。
语嫣小姐则用袖子轻掩着半拉脸庞,一会儿看看台上后生的表演,一会儿又看看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还有广场两侧柱子上悬挂的红色灯笼。这宏大的场面,语媽小姐在府里很少有机会能看见的。此时她感觉到空气都是无比的清新。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语嫣倒羡慕起外面的这些人来。
语媽小姐看着台上的后生,看着后生舞动手中的银枪,心中莫名的产生了一种想法。
如果能够那样,那是多么的自由与惬意啊!语嫣为这突然产生的想法,感到惊喜与自豪。
她又环视着台下的人们。至少自己有一天也会和他们一样自由自在,在外面的世界里享受多彩的生活,去接触更多的人和事情。
想到这里,语媽微微一笑。旁边的侍女小环见小姐有些怪异的笑容,关心的问道:“小姐,您怎么了?”
语嫣小姐收敛自己的笑容,抬眼瞥了一下小环,淡淡的说道:“没事。”
小环是语媽小姐的贴身侍女。自从八岁进府后,就被夫人安排到了语媽身边,侍侯语媽小姐。算来,也有七八个年头了,两人形影不离,情如姐妹。
小环也对语媽小姐忠诚有加,小姐有什么心事,或想法,都会同小环私自商讨。
此时台上的锣鼓声依然响着,而台上的人已经变成了一青一白两个少女的演唱。而之前的那个白衣后生,早已下台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