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于8月18日宣布接受埃及和卡塔尔提出的停火方案(60天停火、释放半数以方人质),但以色列政府明确表示只接受“全面停火”(释放所有人质、哈马斯放弃加沙领导权),且暂不回应该提案。
以色列战略事务部长德尔默在巴黎与卡塔尔代表团会面时强调,哈马斯必须彻底交出加沙控制权。
哈马斯希望以停火换取喘息空间和政治合法性,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受国内政治掣肘(需安抚右翼势力)及国际施压影响,坚持军事解决策略。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或于8月21日正式批准全面进攻加沙城的作战计划,但大规模预备役征召和社会反战情绪(如特拉维夫近期爆发的50万人抗议)可能削弱军事行动持续性。
以军动用5个师(14个旅)的兵力,包括装甲、步兵和工兵部队,对哈马斯的地下堡垒发起终极清剿。
目前以军声称已掌握加沙地带75%地区的作战控制权,并摧毁了超过1万个哈马斯目标,包括地下隧道和武器库。
哈马斯批评以军行动是针对平民的“种族灭绝”,但其军事能力受到重创。2025年3月至今已有超过2000名成员被击毙,包含多名高级指挥官。
到目前为止,加沙地带死亡人数已突破4.2万(联合国数据),仅8月18日单日就有19名平民死于空袭。医疗系统完全崩溃,世界卫生组织警告称“每10分钟就有一名儿童因营养不良死亡”。
面对以色列全面进攻加沙城,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除美国外的所有成员国一致谴责以色列军事扩张,中国、法国、德国等均呼吁立即停火并落实“两国方案”。阿拉伯23国联合声明直斥其违反国际法,埃及增兵拉法口岸,土耳其封锁以色列货轮,梵蒂冈也打破中立表态谴责。
然而,美国的立场削弱了行动效力。美国国会批准24亿美元精确制导炸弹补充拨款,国务院仍将以色列定义为“自卫行动”,这使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缺乏强制执行力。
欧盟虽协调立场称以色列计划“违反国际法”,但其内部因能源依赖对伊朗政策存在分歧;阿拉伯联盟仅以声明形式抗议,未形成联合军事或经济反制方案。
所以说,外交领域对以色列的施压存在了一定的局限。
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除非安理会授权或构成自卫,否则“宣战”属非法。以色列行动被部分国家视为“占领”而非“侵略”,且美欧避免定义其为“种族灭绝”,使得军事干预缺乏法理基础。
历史层面,多国不愿重蹈伊拉克战争覆辙——以“人道主义干预”名义出兵可能导致更大规模灾难。
以色列在6月对伊朗的“狮子的力量”行动中摧毁800枚导弹,削弱了潜在对手的威慑能力;哈马斯武装近乎瓦解,黎巴嫩真主党未升级冲突,周边国家缺乏直接军事干预的能力。
专家分析认为,即便以军接管加沙城,也难以彻底清除哈马斯的地道网络和游击力量。
尽管国际社会压力对以色列未形成致命打击,但以色列正面临内外多重隐患:
以色列国内50万人反战游行与预备役士兵40%拒战率,削弱军事行动持续性。
以色列国内经济萎缩超5%,技术制裁导致半导体产业链断裂,可能引发长期衰退。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因刑事指控与支持率暴跌(27%),极右翼裹挟政策进退两难。
国际社会当前主要通过外交谴责、局部经济制裁与舆论施压应对以色列,但受制于大国博弈、法律门槛及地缘现实,难以采取更强硬手段。
然而,以色列正因内部矛盾与经济衰退面临长期风险,国际压力或加速其战略调整。短期内彻底改变局势虽难,但多方博弈的动态平衡可能促使冲突逐步降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