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芒格读书会。今天,要为你解读的书是《见识》,它的副标题是:“你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简单地说,这是一本帮助大家,跳出原有思维局限,为大家提供一个与众不同、值得思考的看待世界、看待问题的视角,能帮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知乎网友评价说:读吴军博士的这本《见识》,仿佛在与一位睿智谦和的长者促膝长谈,他真诚平易,温润如玉。他看遍万山归来,一片拳拳之心,要用笔把胸中的见识和智慧化作金针,度与每一个爱读书的人。
大家觉得贫穷可怕吗?我反正觉得挺可怕的,就算不是可怕,那也挺悲怆的。俗话说得好:贫贱夫妻百事哀。贫穷意味着物质生活的匮乏,也意味着,要面对更多的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正如那句老话说的: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那么比贫穷更可怕的是什么呢?其实,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古今中外有很多原本贫穷的人最后都干干出一番事业。
亿万富豪慈善家、纽约前市长、彭博金融数据公司创始人迈克尔•布隆伯格,少年时就十分清苦。他只是一个送奶工的孩子,上大学期间靠打工为生,辛辛苦苦工作七天,最后只能领3.5美元。但是后来的他事业非常成功,他每年都会向社会捐赠巨额的捐款。他从清贫小子到身家千亿的富豪,年少的贫困并未阻碍他的发展。
那么说到底?到底比贫穷更可怕的是什么呢?这本书作者,前腾讯副总裁、前谷歌资深语音识别和互联网搜索专家、著名学者、投资人吴军博士认为:比贫穷更可怕的有三样事情。
首先,是缺乏见识。没有一定的见识,你就会像井底之蛙一样,只有一孔之见。(见识的本意,就是对人或者事物运用自身的智力与精力给出的看法和判断。)
我有一个远房亲戚,每次在酒席上交谈的时候,就会让我觉得很不舒服,他还喜欢当着全家的面冷嘲热讽的问:你不是上了大学吗?都学的啥?出来还不是给别人打工。说完他话风一转,又去夸他的儿子,说他儿子只是高中毕业,但是开了一个修车店。一个月赚的钱比你一年都多。听到这里,我只能笑而不语了。席间,有人说自己近期压力很大,已经失眠了好几天,那位远房亲戚,接上话说:失眠?什么失眠、抑郁啊,我看都是闲的,你去工地里搬一天砖,我看你还会不会失眠!
跟没有见识的人是无法交流的,更没办法跟他们讲道理。他们用自己粗浅的眼界,衡量着别人的生活,居然还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当然,这些人也可能并不是故意非要找你不痛快,而是由于他们缺乏见识,彼此的认知水平差距太大。
《庄子•外篇•秋水》中的: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就是缺乏爱。有些人常常被人说太小家子气,成不了大事,这就是由于缺乏爱的原因。缺爱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他小的时候父母对他的关爱过少,导致他被爱的经验太少,那么另一方面他长大以后,他就会缺乏去爱别人的能力。
有些人呢,小时候家里面特别穷,父母为了生计,都在外面奔波。导致父母给他们的关爱就比较少,或者说父母,迫于当时的条件没能给他们太多关爱,这就造成了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不懂得怎么样去关心、关爱别人,也不知道怎么去分享。
另外一些人呢,其实家里面条件并不差,但是也没能够培养起去爱他人的能力,就导致这些人在社会上显得特别小家子气,这种现象在独生子女的身上就特别明显。
最后,比贫穷更可怕的就是缺乏规矩。最近这两年,网上发生了很多起,乘客在高铁上不文明行为,有不顾别人感受脱袜子的,有强行占座的,还有把手机外音开得大大的。这些人的行为都是缺乏规矩,缺乏规矩会让别人感觉到这个人素质比较低,普遍让人觉得反感。
在书里面,吴军博士举了这么一个例子:有一个70岁的老太太为了祈福,往飞机的发动机里面撒了一把硬币。这件事造成了不少的经济损失,而且耽误了很多乘客的时间。这个老人的行为是非常危险的。在国外的一些地区老人的行为可能会面临巨额的罚款,其他的被他耽误时间的乘客也可以要求赔偿时间损失。这并不是一件小事,但是这能说明这个老人一定有多坏吗?可能也不行,可能在老人的认知里面,这就没多大个事,她只是真心诚意的想去祈福而已,但这就是没有规矩。
吴军博士在书中的一句话特别有深意,在这里分享给大家:“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矩,是比缺钱更可怕的事情。没有钱,有一辈子的机会能够获得,而缺乏这三样东西,后天再获得的难度就大了。而他们的缺乏其实和贫穷没有必然的联系。
最后,希望大家的生活过得有爱、有规矩、有见识,过成自己希望的样子,平静而不平庸。
座井观天,只有一孔之见;
登山远望,方知天外有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