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郭莺莺焦点解决网络中期第14期坚持分享第748天,咨询第315次,“悦”读打卡第448天,语言基本功练习第352天,健身打卡第45天(2021.7.14)《培养孩子自律之——不唠叨、不催促》
暑假生活开始了,有人欢喜有人忧。孩子们欢欣鼓舞,终于可以暂时卸下学习的担子,疯玩个够,而我们却越来越愁了。孩子到了假期就开始管不住自己,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暑假作业一直拖着不写,看电视、玩手机。
我们一边期待孩子能够独立、自主,一边却不放心,爱着急,大事小事都提醒、催促,干涉太多。然而,殊不知,我们一遍又一遍的唠叨、催促,也许在当时能让孩子行动起来,而且很不情愿,但长期效果却是阻碍孩子走向自律。
我们的唠叨、催促,本质上是把孩子的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不懂得自我负责,不会思考自己该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主动性越来越差。缺乏主动性的孩子,就会缺少动力去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地井井有条、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对于小学生来说,好习惯大于好成绩,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从小在规则的引领和约束下帮助孩子建立好习惯,对培养孩子的自律非常有效。
当孩子为学习设定目标时,任务的感知价值就会调动内在动机。那么,我们帮助孩子确立合适的目标,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自觉性。可以采用阶段性小目标、长期目标和梦想相结合的方法。
培养孩子的自律,是一项艰难的长期工程。过程中,孩子懒散、不听话的时候,很容易让我们着急而抓狂。放下我们的焦虑,放下我们的唠叨和催促,主动权给孩子,尝试一下,或许有惊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