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看见,是从蒙昧中睁开眼 --《看见》

看见,是从蒙昧中睁开眼 --《看见》

作者: 大抵浮生如梦 | 来源:发表于2018-08-22 10:16 被阅读0次

柴静还在央视做主持的时候,出版了《看见》,这是当年的畅销书,对柴静电视主持风格的争议,延伸到书籍内容本身的争议,甚至延伸到柴静本人的争议。柴静在央视的经历似乎也是这个时代对待新闻的态度,2001年在《东方时空》做主持人,2003开始在《新闻调查》做调查记者,2011转战《看见》做主持人,一路走来从事的职业离新闻真实本身越来越远。在《新闻调查》做记者是她声名鹊起的开始,非典、矿难、汶川地震、药家鑫杀人案,每一个现场柴静都以不同的方式出现,试图从自己的视野探讨不一样的存在。没有千篇一律,只有如蚕丝剥茧般一层一层揭开的真实。

自我感动是容易上瘾的,柴静有着认真的克制,或许新闻的真相是呈现真实,不是呈现记者的情感,对于观众来说,需要愤怒,需要热泪盈眶,然后在涕泪交加中迷失真相,观众已经习惯于把任何节目当成娱乐节目来宣泄自己的情感,而电视节目有意无意让观众远离真相本身。新闻冗长的逻辑链对于观众来说太艰难,或许现实的沉重,观众只需要抓住细枝末节,强化自己的情感,这是现实无奈,也是电视节目刻意制造的结果,这像是一个安全和众人都欢欣的结果。柴静或悲情或客观的引导,满足观众的情感,却又让观众不必盲从,不一样的存在不一定是真实的存在,却有人从不同的角度有了不同的思考。

当初那些指责柴静主持情绪化甚至用悲情贿赂观众的人,不知道几年之后,是否为自己当初的轻率感到愧疚,即便有表演嫌疑,背后还有着追求真相的执着。真相永远不可能抵达,只能无限接近,这曾经是柴静这一批电视人的追求,然而仅仅过去几年,世界已经大同,没有对事物不一样的观点,只有自上而下统一的结论。

欢迎关注法律电影公众号“大抵浮生如梦”

相关文章

  • 看见,是从蒙昧中睁开眼 --《看见》

    柴静还在央视做主持的时候,出版了《看见》,这是当年的畅销书,对柴静电视主持风格的争议,延伸到书籍内容本身的争议,甚...

  • 《看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人常常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 ...

  • 《看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陈虻问:“你有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吗?”这句话十年后依然拷问着柴静,现在,我也这样拷问自己。 《看见》这本书让我明...

  • 看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随意摘抄)

    人被无知和偏见遮蔽,会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

  • 随笔——看见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无意识之深,如同细雨润物般滋养着众生。所谓看见,即是以一个清晰的客观的视角,从蒙昧...

  • 《看见》初心

    喜欢这本书的名字《看见》,因为想要“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常人最困难的地方。作者记录了她从对新闻一无...

  • 看见《看见》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来自于一位敢于报道真相的记者、主持人,也是《看见》的作者——柴静。《看见》...

  • 因为《看见》,所以看见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来自于一位敢于报道真相的记者、主持人,也是《看见》的作者——柴静。《看见》...

  • 柴静《看见》:人最常犯的错误,就是相信眼见为实

    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看见》 《看见...

  •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第一次看到《看见》这本书是在某一个读书软件的排行榜上,置顶的评论极具溢美之词,让我印象深刻,当时心里想着有时间了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见,是从蒙昧中睁开眼 --《看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ee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