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可是真热,不好受。
小暑在头,热死老牛;小暑在尾,7月大水”,今年小暑是在哪?
"2025年小暑落在农历六月十三,农谚预示冷热交织的盛夏:'小暑在头热死牛,在尾发大水',今年恰逢月中,既非极热也非洪涝。三伏仅30天,但江南仍将面临35℃高温,西部暴雨东部伏旱。养生记住'三宝三瓜',黄鳝莲藕最滋补,苦瓜丝瓜能祛湿。白居易说'散热由心静',饮食有节、顺应四时才是度夏智慧。"
2025年7月7日凌晨4点04分43秒,太阳到达黄经105°,小暑节气悄然而至。作为夏季第十一个节气,它标志着季夏开端,此时“温风至,蟋蟀居宇,鹰始挚”——风中裹挟热浪,蟋蟀躲进墙角避暑,幼鹰开始学习搏击长空。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虽未达全年最热,但暑气已蓄势待发,为紧随其后的三伏天拉开序幕。
千百年来,农民通过观察小暑在农历六月的位置预判天气,形成两句精辟农谚:
小暑在头,热死老牛。
小暑在尾,七月大水。
养生提醒:切忌贪凉!中医强调“夏防寒”,空调不低于26℃,少坐露天木椅免湿气侵骨。晨起一杯姜枣茶(生姜+红枣),可温中驱寒,平衡冷食损伤。
今年小暑携“月中”之姿登场,既非极旱之“头”,亦非洪涝之“尾”,预示着一个冷热交织、旱涝并存的盛夏。农谚虽凝结智慧,却难完全精准。面对变幻暑天,白居易“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的道破真谛——守一份饮食有节的清醒,持一颗顺应四时的平和,便是穿越苦夏的最佳良方。
天有不测风云,经验之谈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