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伏羲教育尹子文]唯上智与下愚者能得成就-第五次黄埔军学习有感

[伏羲教育尹子文]唯上智与下愚者能得成就-第五次黄埔军学习有感

作者: 尹子文 | 来源:发表于2017-10-16 21:06 被阅读0次

        常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人要想成就,不可投机取巧,不可急功近利,得安住当下,用心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我们敬爱的林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她说自己笨,学什么都慢,写书法作业用了5小时,练太极一个动作也练很久才学会。实则林老师有大智慧啊,真是大智若愚,这份智在于心无旁骛,在于用心认真,在于目标清楚,追求执着。

        成功者自有成功者的道理,林老师为什么这么有成就,因为她一直是这么做的。反观自己,总是被聪明所误,自觉悟性较好,什么事情一看就懂,但就是不善下笨功夫,不肯日夜不辍的勤修苦练,以至学业不精,一无所长,惭愧啊,这次的第五次黄埔军学,给我深深的警醒。若不痛下决心悔改,将有什么真正的成就呢,我已过而立之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啊,切记切记。

        佛家有一个公案,说是古时候有一个王打铁,有一次一个出家人路过他的铁匠铺,他感觉人生好苦,遂请教师父有什么方法能让人解脱,那位师父就告诉他你老实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好了,王打铁很听话,不多想,一边打铁一边念,他妻子看他傻傻的不知念什么,但是傻人有傻福,老实听话真干者得真实利益,他念了三年,预知时至,当生成就,站着往生了,走前还作了一首偈子“叮叮当当,百炼成钢。太平将至,我往西方。”被奉为佛门楷模,千古流传。

        近代曾国藩被尊为完人,完成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伟业。他也是个肯下笨功夫才有此成就的,传说有次一个贼去他家偷东西,碰到曾国藩在背经典,这个贼就躲在房梁上想等他背完再偷,可曾国藩好久都没背下来,贼等着没耐心了,跳下来跟他说你真是太笨了,我都背下来了,你还没背下。足见曾国藩的木讷。可孔子言刚毅木讷谓之仁。正是曾国藩的这份老实,用功成就了他的大事业。

        我等伏羲学人,吴教授常教导我们老实听话真干,我们当依教奉行啊,勿再磋砣岁岁,要担当使命奋勇前行!

相关文章

  • [伏羲教育尹子文]唯上智与下愚者能得成就-第五次黄埔军学习有感

    常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人要想成就,不可投机取巧,不可急功近利,得安住当下,用心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我们敬爱...

  • 常见己过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尽量做上智!不做下愚!不要做小聪明的人 隐人之恶乃次善非上善。上善者不闻人之恶!中善者闻而急忘之...

  • 《回到春秋读论语》第141章【延伸阅读】

    上智、下愚、中人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

  • 经典人物5

    11.孔子 教育思想: ·人性论:性三品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遗传 内法论),性相近、习相远(习 指后天学习/环境...

  • 学习《颜氏家训》【二】教子之法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上智者稀有,下愚者不多,平常的人,不可胜数。只有通过学习才能...

  • 赖辉东《论语史鉴》17.3孔子谈普及教育的可行性。

    第3章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上知:即上智。孔子曾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

  •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叔本华说:真正独立思考的人,才是精神上的君主。 在和一些人交流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最难沟通的,往往不是...

  •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努力奋斗不是苦与甜的问题!不是累与轻松的问题,努力奋斗是一种生活方式,执着前往是一种构建自信最好的方法,努力奋...

  • 甘愿堕落的愚者

    智者创造机会,愚者等待机会。 智者不入爱河,愚者自甘堕落,遇你难做智者,甘愿沦为愚者。 孔夫子说过:"唯上智与下愚...

  • 【13/6茶余偶谈】对曾国藩两篇日记的反思

    曾国藩思索孔子说的“性相近,习相远”及“上智下愚不移”。并以围棋作论,认为人有天赋的上智与下愚,但这两者的数量都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伏羲教育尹子文]唯上智与下愚者能得成就-第五次黄埔军学习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bl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