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今日共修

今日共修

作者: 墨岩_60d4 | 来源:发表于2019-12-20 23:15 被阅读0次

传统朱泥和现代朱泥的区别

首先,讲讲现代朱泥的炼制以及成品壶特点:

        现在市场上的朱泥绝大部分都是熟料充浆朱泥,因为矿石原料基本都是外地的紫砂矿开采的,外地的矿料比较嫩,制作的紫砂壶在烧制后几乎都会变形,所以为了增加泥料的骨力,只能拿一部分泥浆先800℃左右温度烧制一遍,然后磨成细粉,按一定比例冲入之前的泥浆,用于增加泥料的骨力。但是这种充了熟料以后的泥料是没有光泽的,所以然后要把200目~300目的泥浆充入泥料,烧制后呈玻璃相,甚至添加少量玻璃水,这样就看上去有光泽了,而且泥浆收缩率大,烧成后会呈现“褶皱”质感,这也是目前炒作的所谓“无朱不皱”。

        熟料充浆朱泥制作的成品紫砂壶,光泽不自然,浮于壶表,也就是老玩家常说的和尚光或者贼光,这样的壶泡养日久后,形成的包浆没有厚度和层次感。另外熟料朱泥制作的壶没有透气性,完全失去了紫砂这个特性的意义,以前的老壶其实都不是这样的,可以参考拍卖会上明清两代的朱泥壶,就懂了。熟料充浆朱泥是90年代开始,紫砂需求增大后,又几乎没有本地朱泥矿料被开采的情况下,逐渐出现的,尤其近几年朱泥壶被市场热捧,导致市场,包括从业者认为这就是朱泥,其实都是以讹传讹,真相早就迷失了。

然后,讲讲传统朱泥的炼制以及成品壶特点:

        传统朱泥准确名称叫生料朱泥,而矿区必须是丁蜀镇的黄龙山、赵庄和小煤窑,这里开采的朱泥矿料密度较高,质地比较有骨力。但这三处的朱泥矿料夹杂在嫩泥矿里,含量极少,杂质也多,首先,需要很细心的挑拣,拣出纯的朱泥矿料。这一环节特别的费工夫,需要很细致的手工操作,每一小块矿料不仅要检查外表,还要掰开检查里面是否有青泥夹脂(嫩泥的一种)或者其他杂质,小煤窑朱泥还尤其要注意其中是否有煤矸石杂质,一旦不纯,就只能作废。所以炼制传统老朱泥不仅辛苦,而且成本巨大,往往一吨矿料只能挑拣出五十到一百公斤纯矿。然后,需要风化,使之变成小碎粒。之后最好是使用手工石磨将之磨至数十目的细粉,过筛,取颗粒,经验丰富的炼泥师傅会配比好颗粒的比例。所以要炼制好的原矿朱泥,过程并不复杂,但是完全要靠细致的手工操作,特别费时费力,随之成本也升高。

        这三处朱泥一则本已稀少,加之成本高,而且制壶师还不愿意使用这样的泥料做壶,熟料朱泥本已比较难制作,而生料朱泥更难制作。传统的生料朱泥粘性很强,糯如年糕,古时又称“年糕土”,制作时候容易粘工具,不易打泥条,也不易使用抿针光壶身。而且它具有另外一个缺点就是成型又酥,壶坯自然干燥时易开裂,对制壶人的手艺要求高;再加上原矿铁质含量很高,烧成易出铁质熔点。

顾景舟老人家把传统朱泥又称之为“朱砂泥”,说明真正朱泥还是具有砂性的,这也符合紫砂的普遍特征。而传统生料朱泥烧制成品后外观朴实,光线柔和有韵味,并不光鲜夺目,但是淋水立显红艳,泡养后的变化极其明显,砂体晶光荧亮,包浆丰富有层次,润泽程度如“羊脂美玉”,令人爱不释手。

最后,讲讲为何传统朱泥在市场上几乎已不见踪影:

        如今,在市场经济中,更多的是追求高成品率和光鲜的外表,制壶人,甚至是炼泥作坊几乎已放弃这种传统繁琐的提炼和制作过程,因为不仅炼泥费时费力,而且制壶难度大,烧制后外观朴实不抢眼,加之现在矿区保护,此三处朱泥矿料极其稀少,一度导致没有好矿料,有了矿料没人愿意炼,炼了泥也没人愿意买。

        综上所述,究其现状之原因,从业者的急功近利、需求方的审美缺乏和浮躁、矿源的接近枯竭,属三者因素综合推动导致。如今,只有在博物馆和私人藏家中的明清老壶中一睹这种璞至天成之美器。

      大浪淘沙沉者为金,风卷残云胜者为王,感谢广大壶友支持着我砥砺前行,使我坚信终将守得云开。

相关文章

  • 天心海棠七天身心焕新训练营感悟【宁夏Demi】

    本次身心换新七日共修感悟: 有幸参加天心海棠老师引领的本次共修,老师博古通今,学识渊博,格局远大,悲天悯人,坚韧不...

  • 本周作业】面对自己(7.26)

    一、结合周日共修和本次支持助教考核事件,谈谈自己的感悟和认识 周日共修感悟和认识:每次共修都能有很多的触动和收获,...

  • 百日共修(64)

    今天,晴,周三。 在百日共修二群担负统计早上抄经任务,也有监督同修的意思。 今早,不知怎么的连统计几次都有漏掉名字...

  • 鹰之志——2012年1月5日

    莫怜吾今断翅伤, 只为筋骨更健强。 待到他日共比翼, 只有我能俯首望。 【修】2017年6月22日 莫怜吾今断翅伤...

  • 今日共修

    普洱熟茶,本身就因其茶性温和,对胃肠道的保健功用明显,饮之助消化,祛疲劳,提神醒脑,减肥降脂等,受到越来多的茶友喜...

  • 今日共修

    今天要说的这关于熟茶的几个问题,这些流传已久的熟茶误区。 误区一 先不说古树小树这种树龄的问题,就算是用台地茶制作...

  • 今日共修

    茶喝的多了,总会感知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茶,最近喝茶发现有些茶闻起来很香,但喝起来却没有那么香,为什么呢? 仔细想想,...

  • 今日共修

    茶喝的多了,总会感知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茶,最近喝茶发现有些茶闻起来很香,但喝起来却没有那么香,为什么呢? 仔细想想,...

  • 今日共修

    古时,根据一日间太阳活动的规律、天色的变化,结合日常的生产、生活习惯,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并...

  • 今日共修

    中国的传统茶可以按工艺分为六大茶类。不同的工艺的制作让六大茶类各有特色,比如绿茶的鲜、红茶的醇、乌龙茶的香等等,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今日共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jwnctx.html